守净禅人求赞

瞋恚痴未除,心意识颠倒。

谈禅信口开,舌头胡乱扫。

其施汝者不名福田,供养汝者堕三恶道。

个是云门村僧,即非杜撰长老。

形式: 押[皓]韵

翻译

嗔恨与愚痴尚未消除,内心和意识混乱不堪。
随意谈论禅宗,言语空洞无物,如同舌头胡乱挥舞。
那些对你布施的人不能称为福田,因为你的行为让他们陷入三恶道。
这个说话的是云门村的僧人,并非杜撰出来的长者。

注释

瞋恚:愤怒、怨恨。
痴:愚痴、无知。
颠倒:混乱、错乱。
谈禅:谈论禅宗。
信口开:随意开口。
胡乱扫:毫无章法地表达。
福田:佛教中指能积累善业、受人布施的对象。
三恶道:佛教中的地狱、饿鬼、畜生三界。
云门村僧:指某个来自云门村的僧人。
杜撰长老:虚构或编造的长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师释宗杲的作品《守净禅人求赞》。诗中,诗人批评了一些修行者未能真正去除嗔恚痴等烦恼,他们的禅修只是口头空谈,缺乏实证,甚至误导他人,将善行误为福田,反而使布施者陷入恶道之风险。诗人以“云门村僧”和“杜撰长老”为比喻,指出这种表面修行的虚伪,强调真正的修行应该是内在的净化和智慧的提升。此诗寓含了对修行者真实修为的期待和对虚假禅风的警醒。

收录诗词(425)

释宗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 字:昙晦
  • 籍贯: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
  • 生卒年:1089~1163

相关古诗词

师玿长老求赞

画得百千本,都卢祇这是。

师玿好承当,杨岐第七世。

形式:

庄泉伯检察为先安抚请升堂偈

近来学佛人,少见不颠倒。

唯务资谈柄,弃大而就小。

昧却直截事,外边打之绕。

毕竟那一著,何曾得分晓。

独有庄居士,真实没虚矫。

断除烦恼根,烈火烧乾草。

心地既安然,魔境岂能扰。

任尔闹浩浩,我常静悄悄。

末后示真归,如脱破布袄。

加趺入禅定,皓月临清沼。

透过生死关,击碎无价宝。

刚正大丈夫,一了一切了。

形式: 偈颂

朱主簿请赞

庞老曾升马祖堂,西江吸尽更无双。

而今妙喜朱居士,觌面分明不覆藏。

形式:

江令请赞

渠本宣州人,生缘在宁国。

前不尊释迦,后不敬弥勒。

家贫无饭噇,出家去投佛。

行脚走诸方,江南遍江北。

才参临济禅,便作白拈贼。

眼里有瞳人,肚中无点墨。

还如跛阿师,说得行不得。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