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州过赵叟家宴

虽与人境接,闭门成隐居。

道言庄叟事,儒行鲁人馀。

深巷斜晖静,闲门高柳疏。

荷锄修药圃,散帙曝农书。

上客摇芳翰,中厨馈野蔬。

夫君第高饮,景晏出林闾。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翻译

虽然与人间的环境相邻,但关上门就像隐居一样。
谈论的是庄子的故事,实践的是儒家的遗风。
深深的巷子里夕阳静谧,闲适的门口高柳稀疏。
扛着锄头修整药草园,摊开书籍晾晒农家的典籍。
尊贵的客人挥毫泼墨,厨房送来野菜佳肴。
请您尽情畅饮,日暮时分再走出林间村落。

注释

虽:虽然。
与人境接:与人间的环境相邻。
道言:谈论。
庄叟:庄子。
儒行:儒家的行为。
深巷:深深的巷子。
斜晖:夕阳的余晖。
闲门:闲适的门口。
荷锄:扛着锄头。
修药圃:修整药草园。
散帙:摊开书籍。
曝农书:晾晒农家的书籍。
上客:尊贵的客人。
芳翰:指文笔。
中厨:厨房。
馈野蔬:送来野菜。
夫君:您。
第:只管。
高饮:尽情畅饮。
景晏:日暮。
出林闾:走出林间村落。

鉴赏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开篇“虽与人境接,闭门成隐居”即设定了全诗的意境,尽管身处人群中,但心灵却已远离尘嚣,找到一份宁静。

“道言庄叟事,儒行鲁人馀”两句,通过对道家和儒家的哲学讨论,以及对历史人物庄子、孔子的提及,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在“深巷斜晖静,闲门高柳疏”中,诗人描绘了一幅幽静的画面,深邃的小巷里阳光洒落,门前高大的柳树稀疏,这是对隐居生活的一种美好写照。

“荷锄修药圃,散帙曝农书”两句,则展示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的生活片段。耕作、修剪草药、晾晒书籍,都是一种与大自然亲近的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一致的追求。

“上客摇芳翰,中厨馈野蔬”两句,写到了宾客来访时的情景,上座之客挥动着芬芳的花枝,而厨房里则飘香着野菜的清新气息,这是对宴席生活的一种描绘,既展示了诗人热情好客的一面,也透露出一种文雅脱俗的生活情趣。

最后,“夫君第高饮,景晏出林闾”则是对主人赵叟家宴会的情境描写。主人在高厅中举杯畅饮,而诗人则是在日落时分离开林间的小道,这不仅是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是对友情和自然之美的一种赞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文化修养和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个性,同时也反映出唐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

收录诗词(382)

王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任太乐丞。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名和字的由来。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字:摩诘
  • 籍贯: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 生卒年:721年

相关古诗词

送从弟蕃游淮南

读书复骑射,带剑游淮阴。

淮阴少年辈,千里远相寻。

高义难自隐,明时宁陆沈。

岛夷九州外,泉馆三山深。

席帆聊问罪,卉服尽成擒。

归来见天子,拜爵赐黄金。

忽思鲈鱼鲙,复有沧洲心。

天寒蒹葭渚,日落云梦林。

江城下枫叶,淮上闻秋砧。

送归青门外,车马去骎骎。

惆怅新丰树,空馀天际禽。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送权二

高人不可有,清论复何深。

一见如旧识,一言知道心。

明时当薄宦,解薜去中林。

芳草空隐处,白云馀故岑。

韩侯久携手,河岳共幽寻。

怅别千馀里,临堂鸣素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送李太守赴上洛

商山包楚邓,积翠蔼沈沈。

驿路飞泉洒,关门落照深。

野花开古戍,行客响空林。

板屋春多雨,山城昼欲阴。

丹泉通虢略,白羽抵荆岑。

若见西山爽,应知黄绮心。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送祢郎中

东郊春草色,驱马去悠悠。

况复乡山外,猿啼湘水流。

岛夷传露版,江馆候鸣驺。

卉服为诸吏,珠官拜本州。

孤莺吟远墅,野杏发山邮。

早晚方归奏,南中才忌秋。

形式: 排律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