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步二首(其二)

南出平桥十里馀,湖山处处可成图。

水边更觉梅花瘦,云外谁怜雁影孤。

时唤行僧同煮茗,亦逢樵叟问迷途。

破裘不怕春寒峭,小市疏灯有酒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向南离开平桥大约十里多,湖光山色各处都像画卷般美丽。
在水边我更觉得梅花清瘦,天边的孤雁又有谁来怜惜它的身影。
时常邀请行走在山中的僧人一同煮茶,也会偶遇砍柴的老人询问路途。
即使穿着破旧的皮衣也不怕春天的严寒,小镇上稀疏的灯光下有卖酒的小店。

注释

南:向南。
平桥:普通的桥。
馀:剩余,此处指超过。
湖山:湖泊和山峦。
成图:形成一幅画。
水边:靠近水边。
梅花:冬季开花的植物,这里可能象征坚韧或孤寂。
瘦:形容梅花姿态清瘦。
雁影:大雁的身影。
孤:孤独。
行僧:行走的僧人。
煮茗:煮茶。
樵叟:砍柴的老人。
迷途:迷失道路。
破裘:破旧的皮衣。
春寒峭:春天的寒冷。
小市:小镇。
疏灯:稀疏的灯火。
酒垆:卖酒的摊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游山步二首(其二)》。诗中,诗人描绘了南行十数里后所见的湖光山色,山水之美仿佛一幅幅画卷展开。他特别注意到水边的梅花在清冷中显得更加清瘦,而天边孤雁的影子更显寂寥。诗人与行僧煮茗共品,偶遇砍柴老者询问路途,展现了旅途中的闲适与人情味。即使春寒料峭,诗人穿着破裘也不以为意,因为在小市上还可见到疏落的灯光下有卖酒的酒垆,透露出一种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整体而言,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和旅途见闻,流露出诗人淡然处世的情感。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游山归偶赋

此生本寄一浮沤,归卧茅茨又四秋。

习气未除惟痛饮,幻躯偶健且闲游。

买蓑山县云藏市,横笛江城月满楼。

与世沈浮最安乐,莫思将相快恩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游山戏作

晚境频辞禄,穷居旋学耕。

量衰添酒敌,才尽减诗名。

风月成交友,溪山管送迎。

登车雨先止,天岂相吾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游山步二首(其一)

蹇驴渺渺过云边,旋了三生物外缘。

平日视家真逆旅,此行出户若登仙。

饥从野店烹葵饭,困就僧床借枕眠。

所恨暮年交旧尽,佳时无与共联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