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杯(其二)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形式: 词牌: 荷叶杯

翻译

记得那年夜晚,我与谢娘在花下初次相遇时的情景。临近水池的堂屋西面画帘低垂,我们携手暗自约定相会的日期。
不知不觉残月将尽,清晨的莺语已经响起。分别后,从此音信断绝。如今都是各在他乡,想见面恐怕更没有机会了。

注释

水堂:临近水池的堂屋。
相期:相约会。
李白《月下独酌》:“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残月,谓将落的月亮。
音尘:消息。
隔音尘,即音信断绝。
因:缘由,这里指机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旧爱重逢时的复杂情感。开篇"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设定了一种浪漫而又略带忧伤的情境,通过对过往美好瞬间的回忆,揭示了诗人心中对于这段经历的珍视。

"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一句,则深化了这种情感。这里的"水堂"可能是指谢娘居所,或是一种意境的描写,而"画帘垂"则营造出一种私密而又富丽的氛围。诗人与谢娘在这样的环境中"携手暗相期",表达了彼此间的情感深厚和对未来共同生活的憧憬。

然而,随后的"惆怅晓莺残月,相别,從此隔音尘"一句,却带来了情感上的巨大转折。这里的"惆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舍和哀伤,而"晓莺残月"则是对那次分别时光景的描绘,"相别"二字简洁而充满力量,指出了彼此之间关系的彻底改变。从此以后,两人的世界再无交集,只剩下彼此在尘世间的回声。

最后两句"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则是对现状的一种无奈陈述。在时间的流转中,诗人和谢娘都已成为异乡人,这不仅指他们的地理位置改变,也象征着他们之间情感联系的彻底破裂。"相见更无因"表明了即便偶然重逢,也找不到再续前缘的理由,这种绝望感使得整首诗都笼罩在一层淡淡的忧愁之中。

总体来说,这是一首充满浪漫色彩和悲剧情怀的诗作,通过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与现实无情离别之间的反差,展现了人类复杂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374)

韦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 字:端己
  • 籍贯: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 生卒年:约836年- 约910年

相关古诗词

酒泉子

月落星沈,楼上美人春睡。绿云欹,金枕腻,画屏深。

子规啼破相思梦,曙色东方才动。

柳烟轻,花露重,思难任。

形式: 词牌: 酒泉子

望远行

欲别无言倚画屏,含恨暗伤情。

谢家庭树锦鸡鸣,残月落边城。

人欲别,马频嘶,绿槐千里长堤。

出门芳草路萋萋,云雨别来易东西。

不忍别君后,却入旧香闺。

形式: 词牌: 望远行

清平乐(其一)

春愁南陌,故国音书隔。

细雨霏霏梨花白,燕拂画帘金额。

尽日相望王孙,尘满衣上泪痕。

谁向桥边吹笛,驻马西望销魂。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其二)

野花芳草,寂寞关山道。柳吐金丝莺语早,惆怅香闺暗老!

罗带悔结同心,独凭朱栏思深。梦觉半床斜月,小窗风触鸣琴。

形式: 词牌: 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