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花令.夏词

百尺清泉声陆续。映潇洒、碧梧翠竹。

面千步回廊,重重帘幕,小枕敧寒玉。

试展鲛绡看画轴。见一片、潇湘凝绿。

待玉漏穿花,银河垂地,月上栏干曲。

形式: 词牌: 雨中花令

翻译

清澈的泉水声连续不断,倒映着潇洒的碧绿梧桐和翠绿竹林。
长廊绵延千步,层层帘幕低垂,小枕头靠着寒冷如玉的栏杆。
试着展开薄如鲛绡的画卷,只见一幅潇湘景色凝结为绿色。
等待着夜深人静,月光穿过花影,银河仿佛垂落地面,月儿升上弯曲的栏杆。

注释

清泉:清澈的泉水。
潇洒:形容事物姿态优美,自然。
碧梧翠竹:翠绿的梧桐和竹子。
千步回廊:长而曲折的走廊。
小枕:小型枕头。
玉漏:古代计时器,滴水以计时。
银河:指天上的银河,这里比喻月光。
月上栏干曲:月亮升起在弯曲的栏杆之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江南园林图景。"百尺清泉声陆续"表达了泉水淙淙不息,声音连绵不断,给人以耳根清新的感觉。而"映潇洒、碧梧翠竹"则勾勒出一片竹林的清新和绿意盎然,竹影在清泉的映照下显得更加灵动。

"面千步回廊,重重帘幕,小枕敧寒玉"描写了一个精致雅致的庭院空间,长廊蜿蜒曲折,层层叠叠的帘幕营造出一种静谧与私密。而小枕下的"敧寒玉"则是诗人细腻生活感受的体现,展现了诗人的高雅情趣。

"试展鲛绡看画轴。见一片、潇湘凝绿"中,"试展鲛绡看画轴"可能暗示诗人在欣赏书画,或是通过画轴来领略自然之美。而"见一片、潇湘凝绿"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赞美,那片碧绿如同潇湘的水色,生动传神。

"待玉漏穿花,银河垂地,月上栏干曲"这几句诗描绘了一幅夜景图。"待玉漏穿花"形象地表达了等待时光流逝的意境,而"银河垂地"则是对明亮月色的一种夸张说法,强调了夜晚的宁静与明亮。最后的"月上栏干曲",则让人感受到诗人在这宁静的夜晚,依栏赏月,心境之闲适。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幽深,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35)

王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如皋(今江苏如皋),北宋著名词人。王安石为开封府试官时,他得中科举及第。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考中进士。其后,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职,在任时作《扬州赋》,宋神宗阅后大喜,大加褒赏;又撰《扬州芍药谱》一卷,遂被重用为翰林学士净土

  • 字:通叟
  • 生卒年:1035--1100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离怀

别岸相逢何草草,扁舟两岸垂杨。

绣屏珠箔绮香囊。酒深歌拍缓,愁入翠眉长。

燕子归来人去也,此时无奈昏黄。

桃花应是我心肠。不禁微雨,流泪湿红妆。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浪淘沙令

素手水晶盘。垒起仙丸。红绡剪碎却成团。

逗得安排金粟遍,何似鸡冠。味胜玉浆寒。

只被宜酸。莫将荔子一般看。

色淡香消僝僽损,才到长安。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高阳台

红入桃腮,青回柳眼,韶华已破三分。

人不归来,空教草怨王孙。

平明几点催花雨,梦半阑、敧枕初闻。

问东君,因甚将春,老了闲人。

东郊十里香尘满,旋安排玉勒,整顿雕轮。

趁取芳时,共寻岛上红云。

朱衣引马黄金带,算到头、总是虚名。

莫闲愁,一半悲秋,一半伤春。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减字木兰花(其二)

花筵布巧。绿绕红□花枝闹。朵朵风流。

好向尊前插满头。此花妖艳。愿得年年长相见。

满劝金钟。祝寿如花岁岁红。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