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国土河沙数,广论无遮护。
穷闲一个人,无裈又没裤。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贫穷而孤独的人物形象。"国土河沙数"运用比喻,形容地域广大,如同沙粒般众多,暗示了人物所处环境的辽阔和人海茫茫。"广论无遮护"则可能指的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人物没有得到应有的庇护或关注,言论和生活都显得无所依托。
"穷闲一个人"直接点出人物的贫困和孤独,"无裈又没裤"进一步描绘他的困窘,连基本的衣物都不足,生活极其艰难。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刻画,展现了人物在社会底层的艰辛处境,寓含了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对世间不公的感慨。作为宋代禅宗僧人释印肃的作品,它也体现了佛教慈悲为怀的精神。
不详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牧童真可乐,摘草吹画角。
撒手抚牛身,鼻孔难摸索。
离欲心无苦,药病皆拈却。
眼耳有观音,岂用安手脚。
不与诸尘入,雨洒何曾湿。
八风吹不动,卓然独存立。
方能预圣流,常在更何求。
迥然超彼岸,莫恋涯头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