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词客携文访病夫,因吟送别忆湘湖。
寒消浦溆催鸿雁,暖入溪山养鹧鸪。
僧向月中寻岳麓,云从城上去苍梧。
君归为问峰前寺,旧住僧房锁在无。
这首词作是唐代诗人齐己的《送李秀才归湘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不舍之情。
“词客携文访病夫,因吟送别忆湘湖。”开篇即点明诗人作为词客,携带文字前去探望患病的朋友,并通过吟咏此次离别之情,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特别是对“湘湖”的记忆。这里的“湘湖”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承载着诗人与友人的共同回忆和情感联结。
“寒消浦溆催鸿雁,暖入溪山养鹧鸪。”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季节更替带来的物是人非之感。冬天的冷气逐渐消散,河岸边的鸟类开始启程南迁,而春日温煦中,溪山间的小动物们也在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温暖。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强化了离别时难以割舍的情感。
“僧向月中寻岳麓,云从城上去苍梧。”这里描绘了一位僧人在月光下寻找岳麓山的意境,同时天上的云朵飘逸,仿佛也随着僧人的心绪漂泊至远方的苍梧古道。这两句诗不仅写景,更通过僧人的行动和云的流动,传达了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寄托的心境。
“君归为问峰前寺,旧住僧房锁在无。”最后两句诗,诗人嘱咐离别的友人回到故乡后,不要忘记山前的那座寺庙,以及曾经居住过的僧房,那里还留有他们共同的回忆和情感。这里的“锁在无”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珍视和保存之意,亦是诗人心中难以释怀的情感寄托。
总体来说,这首词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情和共同回忆的深切表达,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兰舟西去是通津,名郡贤侯下礼频。
山遍寺楼看仰岫,台连城阁上宜春。
鸿心夜过乡心乱,雪韵朝飞句韵新。
别有官荣身外趣,月江松径访禅人。
此去清凉顶,期瞻大圣容。
便应过洛水,即未上嵩峰。
残照催行影,幽林惜驻踪。
想登金阁望,东北极兵锋。
凉风动行兴,含笑话临途。
已得身名了,全忘客道孤。
乡程过百越,帆影绕重湖。
家在飞鸿外,音书可寄无。
又向夔城去,知难动旅魂。
自非亡国客,何虑断肠猿。
滟滪分高仞,瞿塘露浅痕。
明年期此约,平稳到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