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萧常侍北使

绛节引雕戈,鸣驺动玉珂。

戎城去日远,汉使隔年多。

雁宿常连雪,沙飞半渡河。

明光朝即迩,杕杜早成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北行的壮丽画面,通过对比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离别之情与边塞之险。"绛节引雕戈,鸣驺动玉珂"一句,以精美的车马饰物开篇,既形象地描写了北使所乘坐骑的豪华,又透露出行者身份的尊贵。而"鸣驺"二字,更添了一份紧迫感和动静之美。

"戎城去日远,汉使隔年多"则直接点明了送别的主题和场景。"戎城"即军事要塞,常指边疆重镇;"汉使"则是大唐派往北方各族或国的使者。这里表达的是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辽阔,以及因公务而别离的艰辛。

接下来的"雁宿常连雪,沙飞半渡河"两句,更进一步渲染了边塞之寒冷与旅途之艰险。"雁宿"即大雁栖息之地,常伴随着雪花;"沙飞"则形容黄沙飞扬的景象,而"半渡河"则暗示了行进中的不易和未完成。

最后,"明光朝即迩,杕杜早成歌"一句,以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急切与期待。"明光"指的是清晨的阳光,而"朝即迩"则表达了一种迫不及待的心情;"杕杜"是古代乐器之一,这里用以象征诗歌的完成,意味着诗人希望早日听到北使平安归来的消息,并以此为题材创作出新的诗篇。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的精细描绘,以及时间、空间感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边塞之旅的艰辛与别离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送虞说擢第东游

湖山不可厌,东望有馀情。

片玉登科后,孤舟任兴行。

月中严子濑,花际楚王城。

岁暮云皋鹤,闻天更一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虞说擢第南归觐省

南风起别袂,心到衡湘间。

归客楚山远,孤舟云水闲。

爱君采莲处,花岛连家山。

得意且宁省,人生难此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送褚十一澡擢第归吴觐省

林表吴山色,诗人思不忘。

向家流水便,怀橘綵衣香。

满酌留归骑,前程未夕阳。

怆兹江海去,谁惜杜蘅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僧归日本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