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残椁穿来欲几春,萧萧长草没骐驎。
墦间或有樵苏客,未必他年醉饱人。
这是一首描绘荒废古墓之景的诗,表达了时间流逝与历史沧桑的主题。首句“残椁穿来欲几春”中的“残椁”,指的是破败的坟墓,“穿来”则是说这些遗迹历经岁月侵蚀,似乎随时都可能消失,而“欲几春”则表明了时间的流逝和不再回头。第二句“萧萧长草没骐驎”中,“萧萧长草”形容荒废墓地上的野草之声,给人以萧瑟孤寂之感,而“没骐驎”则是说这些曾经显赫的马匹如今已被时间掩埋,仅存遗迹。
第三句“墦间或有樵苏客”中的“墦间”,即古墓之间,“或有樵苏客”,则是在描绘偶尔会有一些砍柴的人在这些荒废的古墓间穿行。最后一句“未必他年醉饱人”表达的是对未来的一种预感,可能并非所有人都能在丰足和安逸中度过岁月。
整首诗通过描绘荒废古墓之景,反映出历史的变迁与人事的无常。王安石以其特有的哲思与深邃情怀,抒发了对过往与未来的深刻感悟。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埋没残碑草自春,旋风时出地中尘。
墦间夜半分珠玉,犹是当时乞祭人。
冰入春风涨御沟,上林花气欲飞浮。
未央屋瓦犹残雪,却为祥云映日流。
相看不忍发,惨澹暮潮平。
语罢更携手,月明洲渚生。
残菊冥冥风更吹,雨如梅子欲黄时。
相看握手总无语,愁满眼前心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