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小姑山

天人玉立妆初试。只一片,云为婢。

娥月映来同不字。

无媒也好,无郎也好,没个堪相配。

妆楼绝顶藏空翠。淡扫蛾眉朝上帝。

小镜吴波照梳髻。

乔家姊妹,蒋家兄妹,都住江南地。

形式:

鉴赏

这首《青玉案·小姑山》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易顺鼎所作,描绘了一位女子精心装扮的场景。"天人玉立妆初试",开篇即以赞美之词形容女子如天仙般出尘脱俗,刚刚开始化妆。"只一片,云为婢",运用了奇特的比喻,将云比作侍女,暗示女子的清雅如同云朵般轻盈。

"娥月映来同不字",通过月亮的光辉映衬女子的容颜,仿佛她的美丽无需言辞表达。接下来的"无媒也好,无郎也好,没个堪相配",表达了女子对匹配对象的高标准,即使没有媒妁之言,没有合适的伴侣,也无人能匹配她的高洁。

"妆楼绝顶藏空翠",写女子在妆楼上独自静美,如空翠般超凡脱俗。"淡扫蛾眉朝上帝",描绘她淡雅的妆容和虔诚的心境,仿佛在向天祈祷。"小镜吴波照梳髻",进一步刻画女子梳妆的细节,吴地的镜子映照出她娴静的发髻。

最后三句"乔家姊妹,蒋家兄妹,都住江南地",看似闲笔,实则暗含对江南世家的美好想象,可能在暗示女子的出身或向往的生活环境。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的内在美和外在气质,以及她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所租艇名满江红,即以此调赋之

小小红船,恰好是、吴江平底。

早倚作、风波同命,水云知己。

但得南人如使马,不愁西子难随蠡。

到中流、篷背响诗声,鸥飞起。高七尺,伸腰抵。

宽五尺,摩肩挤。算最堪惊者,四边无地。

白月一床渔器具,青山六代侬行李。

快撑开、蠡壳两旁窗,山来矣。

形式:

采桑子.江行写怀,敬步家大人见忆韵

江程也似容园景,远树如洲。小屋如舟。

不到天涯不信愁。雁儿引得人回望,行尽吴头。

费尽湘眸。细雨梅花上舵楼。

形式:

天仙子.江上逢过雁,敬借家大人韵

过雁精神偏百倍。不管愁人篷底睡。

欲烦相寄一封书,明日至。侬乡里。

后日榕城山翠里。君去洞庭波正起。

听水听风方未已。思量何物赠行装,枫叶醉。

红如此。都是天涯红泪耳。

形式:

卜算子.岁暮江空,羁怀无俚,敬借家大人韵写之

别泪绛于枫,病脸黄疑菊。

剪得垂杨没一丝,直恁霜天毒。

沿路访梅花,暗里东风促。

愁到今年欲尽时,又把春来续。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