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霜锲驼裘耳欲冰,谁家先我已宵兴。
道傍篱落遮丛筱,隔火荧荧见一灯。
这首诗描绘了寒冷的冬日清晨出发时的情景。"霜锲驼裘耳欲冰"用生动的笔触形象地表现了严寒的天气,诗人穿着厚重的皮衣,但依然感到耳朵几乎要冻成冰块,显示出极度的寒冷。"谁家先我已宵兴"则透露出诗人在清晨之前就已经起床准备出发的紧迫感,可能是因为旅途的需要或者其他原因。
接下来的两句"道傍篱落遮丛筱,隔火荧荧见一灯"描绘了清晨行走在道路上的景象。"道傍篱落遮丛筱"表明路旁的围栏和杂草交织,给人一种荒凉与静谧的感觉。而"隔火荧荧见一灯"则是在这种宁静中透露出一丝生机,一盏孤灯在晨雾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这种场景不仅映射出诗人的孤独感,也反衬出周围环境的幽深与寂静。
总体而言,诗人通过对严寒天气和清晨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在严酷自然条件下的坚韧与孤独,同时也展现了早起行旅中的某种急迫感。
不详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江南菊花差晚开,把酒前兰复后梅。
天公何尝负此老,天下腐儒臣方回。
有酒泛菊釂美酒,无酒嗅菊倚阑干。
时人谁会先生意,常把霜枝子细看。
把之手香嚼齿香,饫之燕之香肺肠。
金英满泛日百盏,何必帝乡姑醉乡。
风霜无畏最耐久,粪壤不资真自然。
正则夕餐骨已换,凌江端作跨鳌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