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乐.七月二十六日寿王道甫

入脚西风,渐去去来来,早三之一。

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

不须待、名品如麻,试为君屈指,是谁层出。

十朝半月,争看抟空霜鹘。

从来别真共假,任盘根错节,更饶仓卒。

还他济时好手,封侯奇骨。没些儿、媻姗勃窣。

也不是、峥嵘突兀。百二十岁,管做彻、元分人物。

形式: 词牌: 三部乐

翻译

踏着西风前行,时而离去,时而归来,已过了三分之一的路程。
春天的花朵虽多,但最终又能比得上秋天的果实吗?
无需等待,名声众多如麻,我为你数一数,究竟是谁不断涌现。
历经十天半月,众人争相观看翱翔于空中的霜鹘(鹰类)。
自古以来,真假难辨,无论事物如何错综复杂,匆忙中也需面对。
还给那些拯救时局的能人,有着封侯的奇异骨格。无需迟疑,他们行动迅速。
他们并非特别显眼或突兀,而是平凡中度过百二十载,成为世间应有的角色。

注释

西风:秋季的风。
渐去去来来:时而离去,时而回来。
秋实:秋天的果实,比喻实际成就。
名品如麻:名声众多如同麻线一样密集。
霜鹘:冬季捕食的猛禽,如鹰。
盘根错节:形容事物复杂交错。
媻姗勃窣:形容行动迟缓。
峥嵘突兀:形容山峰高耸或人物出众。
彻:到底,完全。
元分人物:本分的角色,指应有地位的人。

鉴赏

这首词以西风起兴,描绘了时光流转的景象,暗示了岁月匆匆。"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通过对比春华与秋实,表达了对实际成果的重视,寓意着功业和成就的重要性。接下来,词人提到"十朝半月,争看抟空霜鹘",比喻人们期待英雄人物的崛起,犹如鹰击长空。

词的后半部分转向对真伪、权谋的洞察,"从来别真共假,任盘根错节,更饶仓卒",揭示了世事复杂,即使是关键时刻也需明辨是非。接着,词人赞美王道甫具有"济时好手,封侯奇骨"的特质,期待他能展现出非凡的才能和成就。

"没些儿、媻姗勃窣",意指不必过于拘泥于小节,而"也不是、峥嵘突兀"则表示不必追求过分显眼的个性。最后,词人以"百二十岁,管做彻、元分人物"收束,强调王道甫的潜力和未来在人生道路上的长久影响。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深沉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寄寓了对王道甫的期许和对人生的理解,展现了陈亮独特的词作风格。

收录诗词(86)

陈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改名。婺州以解头荐,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孝宗淳熙五年,诣阙上书论国事。后曾两次被诬入狱。绍熙四年光宗策进士第一,状元。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未行而卒,谥号文毅。所作政论气势纵横,词作豪放,有《龙川文集》《龙川词》,宋史有传

  • 字:同甫
  • 号:龙川
  • 籍贯:婺州永康(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43—1194

相关古诗词

小重山

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倚画阑东。黄昏月,一笛碧云风。

往事已成空。梦魂飞不到,楚王宫。翠绡和泪暗偷封。江南阔,无处觅征鸿。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丑奴儿/采桑子.咏梅

黄昏山驿销魂处,枝亚疏篱。枝亚疏篱。

酝藉香风蜜打围。隔篱鸡犬谁家舍,门掩斜晖。

门掩斜晖。花落花开总不知。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天仙子.七月十五日寿内

一夜秋光先著柳。暑力平明羞失守。

西风不放入帘帏,饶永昼。沉烟透。

半月十朝秋定否。指点芙渠凝伫久。

高处成莲深处藕。百年长共月团圆,女进酒。

男称寿。一点浮云人似旧。

形式: 词牌: 天仙子

水龙吟

钱王霸图成时,多应是百年遗树。

羞将高古,为渠遮映,鱼盐调度。

且向空山,趁时多事,四垂盘踞。

算兴衰坐阅,权奇磊块,世间□,□斤斧。

又见当天明圣,便弹丸、也难分土。

一番整顿,旧家草木,新来雨露。

铁石心肠,叫龙根干,亭亭天柱。

纵茯苓下结,茑萝高际,怎堪攀附。

形式: 词牌: 水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