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馀复初炼师

昆峰峭峭玉丛丛,有意寻仙到此中。

流水年华逢甲子,秋风城郭见丁公。

门前丹气无人识,洞里棋声有路通。

借得古松同鹤住,共看尘世事匆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炼师隐居于昆峰之巅,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首句“昆峰峭峭玉丛丛”以“峭峭”和“玉丛丛”形容山峰之高峻与植被之繁茂,营造出一种清幽脱俗的氛围。接着,“有意寻仙到此中”表达了对修炼成仙之地的向往与追求。

“流水年华逢甲子,秋风城郭见丁公”两句运用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来衬托炼师的隐居生活。流水年华象征着岁月的流逝,甲子代表十岁为一甲子,这里暗示时间的久远;秋风城郭则通过季节的变化和城市景象的描述,展现了外界世界的更迭。

“门前丹气无人识,洞里棋声有路通”描绘了炼师所在之处的神秘与静谧。门前的丹气象征着修炼的气息或灵性的存在,却无人能识,突出了其超凡脱俗的特点;而洞里的棋声则暗示了一种精神层面的交流或修行的方式,通过“有路通”表达了通往内心世界或修炼境界的途径。

最后,“借得古松同鹤住,共看尘世事匆匆”表达了炼师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淡然态度。古松象征着长久的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与鹤共同居住,寓意着与自然界的亲密无间;“共看尘世事匆匆”则体现了对世间繁华与忙碌的超脱,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炼师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净化与修行的过程,以及对世俗生活的超越与淡泊。

收录诗词(176)

德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明间僧。工书能诗。洪武初住持径山寺。永乐中尚在。有《桐屿集》

  • 字:麟洲
  • 号:止庵
  • 籍贯:浙江钱塘

相关古诗词

题庄氏书楼

三尺枯桐挂此楼,楼中人似晋风流。

酒杯春到休教歇,书册年来尽要收。

柳色半边溪水上,莺声一片晚风头。

满怀清思无消处,月过楼西坐未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留别吴江老友

江湖分得两平平,九里长塘一片城。

红叶树边停舫子,白鸥群里听钟声。

晨星故旧尝时数,春草诗情触处生。

岁事欲阑言别事,直烧灯烛到天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同复翁雪中暮归

撩乱云中半掩扉,忍寒冲雪晚同归。

回溪尚有多人渡,过岭都无一鸟飞。

木叶风声听去别,芦花月色看来非。

普贤大士修何行,不与群生愿少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访息耘不遇

语声了了出溪湾,只隔桃波一步间。

自爱黄鹂春后至,多愁燕子雨中还。

坡晴细草平如剪,花曙闲门半不关。

欲觅行踪云满地,人言采药在他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