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太山四首(其二)四禅寺

山蹊容车箱,深入遂有得。

古寺依岩根,连峰转相揖。

樵苏草木尽,佛事亦萧瑟。

居僧麋鹿人,对客但羞涩。

双碑立风雨,八分存法则。

云昔义靖师,万里穷西域。

《华严》具多纸,归来手亲译。

蜕骨俨未移,至今存石室。

遗文尽法界,广大包万亿。

变化浩难名,丹青画京邑。

粲然共一理,眩晃莫能识。

末法渐衰微,徒使真人泣。

形式: 古风

翻译

山路宽广可容车马,深入探索方有所获。
古老的寺庙扎根于岩石,峰峦环绕仿佛在行礼致敬。
砍柴割草的劳作已完成,寺庙的佛事也显得冷清。
居住的僧人如麋鹿般质朴,面对客人显得羞涩内敛。
风雨中的双碑见证了岁月,八分书体保存着法则。
昔日义靖法师远赴万里,深入西域探寻佛法。
带回的《华严经》满满一箱,他亲手翻译传播。
法师的遗骨虽已化去,骨殖仍存于石室之中。
他的遗作涵盖法界,宏大无比,囊括无数智慧。
佛法的变化深奥难言,如丹青描绘京城景象。
真理清晰统一,却令人眼花缭乱难以理解。
末法时代佛法渐弱,只能让真修行者悲泣。

注释

山蹊:山路。
容:容纳。
车箱:车马。
古寺:古老的寺庙。
依岩根:扎根于岩石。
连峰:峰峦环绕。
樵苏:砍柴割草。
佛事:寺庙活动。
萧瑟:冷清。
居僧:居住的僧人。
麋鹿人:质朴如麋鹿。
羞涩:羞怯。
双碑:两座石碑。
八分:八分书体。
义靖师:义靖法师。
西域:西部边疆。
《华严》:佛教经典《华严经》。
亲译:亲手翻译。
蜕骨:骨骸化去。
石室:石屋或石墓。
遗文:遗留的文献。
法界:佛法世界。
万亿:无数。
变化:佛法的变化。
丹青:绘画。
京邑:京城。
一理:同一道理。
眩晃:眼花缭乱。
末法:末法时代。
真人:真正的修行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游历泰山时所作,描绘了他在四禅寺的所见所感。诗人首先赞叹山径宽广,足以容纳车辆,深入其中则别有洞天。他注意到古寺坐落在山岩之下,与连绵的山峰相互映衬,显得庄重而静谧。周围的自然环境显得质朴,草木被樵夫砍伐殆尽,寺庙的佛事也显得萧条。

诗人描述了寺中的僧人,他们像麋鹿般质朴,面对客人有些羞涩,反映出他们的简单生活和虔诚之心。寺内有两座经年风雨洗礼的碑刻,上面的八分书体保存着古老的佛法教义。诗人提及一位名叫义靖的法师,他曾远赴万里西域求取佛法,带回大量经典,并亲手翻译,其精神令人敬仰。

义靖法师的遗骨虽已化为石室,但他的学问和佛法却流传下来,涵盖法界的广大无边,其深奥难以言表。诗人感叹,尽管佛法在末法时代逐渐衰微,但仍能激发真人的悲泣,体现了佛法的永恒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四禅寺的景象和历史,展现了作者对佛法的敬畏和对古代僧人精神的赞美,同时也寓含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游太山四首(其一)初入南山

自我来济南,经年未尝出。

不知西城外,有路通石壁。

初行涧谷浅,渐远峰峦积。

翠屏互舒卷,耕耨随攲侧。

云木散山阿,逆旅时百室。

兹人谓川路,此意属行客。

久游自多念,忽误向所历。

嘉陵万壑底,栈道百回屈。

崖巘递峥嵘,征夫时出没。

行李虽云艰,幽邃亦已剧。

坐缘斗升米,被此尘土厄。

何年道褒斜,长啸理轻策。

形式: 古风

游景仁东园

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

高人静无事,颇怪春来迟。

肩舆出东郊,轻裘试朝曦。

百草招生意,乔松解寒姿。

尺书招友生,冠盖溢通逵。

人生瞬息间,幸此休暇时。

浊酒瀹浮蚁,嘉蔬荐柔荑。

春来莫嫌早,春去恐莫追。

公卿多王事,田野遂我私。

松筠自拥蔽,里巷得游嬉。

邻家并侯伯,朱门掩芳菲。

畦花被锦绣,庭桧森旌旗。

华堂绚金碧,叠观凝烟霏。

彷佛象宫禁,萧条远喧卑。

徐行日一至,何异己有之。

都城闭门早,众客纷将归。

垂杨返照下,归骑红尘飞。

但卜永日欢,未与清夜期。

人散众嚣绝,庭光星斗垂。

安眠万物外,高世良在兹。

形式: 古风

湖阴曲

老虎穴中卧,猎夫不敢窥。

骅骝服箱骖盗骊,巡城三匝漫不知。

帐中昼梦日绕壁,惊起知是黄须儿。

马鞭七宝留道左,猛士徘徊不能过。

遗矢如冰去已遥,明日神兵下赤霄。

荒城至今人不住,狐兔惊走风萧萧。

形式: 古风

登南城有感示文务光王遹秀才

幽忧随秋至,秋去忧未已。

城南试登望,百草枯且死。

落叶投人怀,惊鸿四面起。

所思不可见,欲往将安至。

斯人定谁识,顾有二三子。

清风皎冰玉,沧浪自湔洗。

窃脂未尝谷,南箕傥微似。

网罗一张设,投足遂无寄。

田深狡兔肥,霜降鲈鱼美。

造形悼前失,式微惭往士。

憧憧亩丘道,岁晚嗟未止。

西山有茅屋,锄耰本吾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