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诗行

荆山何岩岩,白璧何齿齿。

圭璋满朝廷,尔胡独在此。

千载抵尘沙,一抱即知己。

瓦砾生目中,众人纷所指。

五都当一顾,三献不得理。

一刖藏白虹,再刖涸沂水。

玉石苟不分,安用存吾趾。

昭王遣使问,慷慨不可止。

一剖属白虹,再剖折沂水。

至今为宗器,天下称其美。

愿以陵阳侯,还之乐正子。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纸]韵

鉴赏

这首《怨诗行》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作品,通过对比荆山的岩石与白璧的质地,隐喻了社会中的不公与世态炎凉。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表达了对社会不平和个体遭遇不公的深切感慨。

首句“荆山何岩岩,白璧何齿齿”以荆山的峭壁和白璧的质地,象征着社会中那些坚毅不屈的个体与高尚纯洁的理想。接着,“圭璋满朝廷,尔胡独在此”,表达了对那些在朝廷中占据高位、拥有权力的人的讽刺,反问为何独独忽视了像诗人这样的个体。

“千载抵尘沙,一抱即知己”则强调了真正理解与认同的重要性,即使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也渴望找到那个能够真正理解自己的人。而“瓦砾生目中,众人纷所指”则揭示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偏见与误解,人们往往将目光聚焦于表面的物质价值,而忽视了内在的品质与价值。

“五都当一顾,三献不得理”进一步描绘了社会的冷漠与不公,即使是最有价值的事物,也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被忽视或不被重视。“一刖藏白虹,再刖涸沂水”通过夸张的手法,描述了个体在社会中遭受的不公平待遇,以及这种待遇对个人精神与生活的影响。

“玉石苟不分,安用存吾趾”则表达了对社会公正性的呼唤,强调了区分真伪、善恶的重要性。最后,“愿以陵阳侯,还之乐正子”表达了诗人希望社会能够给予像自己这样的人应有的尊重与认可的愿望,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整体而言,《怨诗行》通过对个体遭遇不公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公正与人性美好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社会中不平等现象的强烈批判。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白头

青如雪中柏,凿如水中石。

自君有两意,事事非畴昔。

畴昔共绸缪,何尝不胶漆。

今日不胶漆,明日即参商。

东西大道上,车马遥相望。

新人此一时,故人彼一时。

难将故人意,持与新人知。

非不结同心,人情中道还。

白头百年期,岂作斗酒间。

云汉何绳绳,星宿何累累。

意气一以失,黄金不可为。

决如溃防川,绝如蹶张弦。

有亲相推与,无亲私自怜。

形式: 乐府曲辞

艳歌何尝行

何尝快独平生。但当被华縠,猎长缨。

起家为二千石,四十以专城。

兄弟纵横要路,车马络绎,往来公卿显者行。

但当在高堂,置酒快独,呼我所欢。

五陵少年,任侠知名。主人称寿,以乐上宾。

揽持绮丽,杂坐弹筝。触抵安足诤,岁月忽如流。

愿言重自爱,吾夙昔与君共绸缪。

朝亦复苦愁,暮亦复苦愁。

辟彼东逝之川,汎汎不系之舟。

浮云转薄心悠悠,有似客游难久留。

形式: 乐府曲辞

艳歌行(其一)

皎皎月中兔,罗网安得错。

夫婿流宕子,翩翩长道路。

上堂事舅姑,下堂力蚕作。

日出行采桑,春风动纨素。

不知何年少,踟蹰西北顾。

请君且莫顾,黄金徒自误。

黄金道路傍,谁当见国卿。

形式: 乐府曲辞

艳歌行(其二)

童童河上柳,朝荣暮来朽。

人生天地间,何可日无酒。

偃蹇谁当闻,忼慷谁当有。

赖得心所欢,嚼我以大斗。

醉后唱高言,掩耳使一走。

语卿且勿走,不如舌在口。

舌在难为扪,叹尔欲行恩。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