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游二首(其一)

少年事远游,不识远游难。

望望向河北,北风吹我颜。

飘飖鸿雁群,衔芦度秦关。

翱翔南浦云,潜鳞沉巨川。

贪饵喷馀沫,复见随竹竿。

敛迹逝嵚厓,虎豹号林寒。

往来无人踪,狐兔多伤残。

黄谷奋羽翼,常忧金丸弹。

作客三十年,年年摧肺肝。

备知远游苦,徒嗟头鬓斑。

世无羡门子,不如蚤回还。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人远游的艰辛与孤独。开篇“少年事远游,不识远游难”便点明了主题,年轻的旅人对远方充满了憧憬,却未意识到旅途中的艰难。接着,“望望向河北,北风吹我颜”,北风凛冽,吹得人脸生疼,形象地展现了旅途的艰苦。

“飘飖鸿雁群,衔芦度秦关”以鸿雁为喻,展现旅途中孤独与自由并存的状态。鸿雁群飞,虽有同伴,但依然需要独自面对前方未知的路途。而“翱翔南浦云,潜鳞沉巨川”则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广阔与深邃,既有云中翱翔的自由,也有深海潜行的孤寂。

“贪饵喷馀沫,复见随竹竿”则通过钓鱼的比喻,暗示了旅途中可能遭遇的诱惑与挑战,以及面对这些时的无奈与坚持。“敛迹逝嵚厓,虎豹号林寒”描绘了旅途中的危险与恐惧,山崖险峻,野兽出没,环境的恶劣让人心生畏惧。

“往来无人踪,狐兔多伤残”则揭示了旅途中的荒凉与残酷,人迹罕至,动物们也因人类的侵扰而饱受伤害。最后,“黄谷奋羽翼,常忧金丸弹”以黄谷(即黄雀)自比,表达了对生命安全的担忧,即使在自然中,也难以避免被猎物捕杀的命运。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远游者的孤独、艰辛、恐惧和对生命的忧虑,同时也蕴含着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人在结尾处发出感慨:“世无羡门子,不如蚤回还”,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或许是对现实世界种种束缚与挑战的一种逃避。

收录诗词(1727)

释函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远游二首(其二)

远游迷卢外,不离迷卢中。

偶逢海大鱼,忽化为神龙。

神龙无定形,随意成纤洪。

或现南鳖鼻,或时群蛟从。合马产龙驹,■悷难络笼。

我有豢龙术,乘之驰西东。

鞭耳倏不见,隐显潜吾躬。

遥望在山头,只是住山翁。

往来平无奇,安知吾跨龙。

形式: 古风

挽歌

重泉不可到,到者几人来。

昔年高会处,歌钟依旧催。

骅骝黄金勒,葡萄白玉杯。

昔人今尚在,千秋铜雀台。

台上昔人行,井干生青苔。

拂苔行今人,意气扬烟尘。

容仪光凝停,引手弹鸣琴。

游龙从风翔,轻云落素阴。

今日美少年,他年蝼蚁心。

秦王与汉武,高陵何乔林。

形式: 古风

惟汉行

自昔鸿门会,智士咸危疑。

当时已默定,事后方始知。

沛公必不死,泰山终难移。

项伯以身蔽,意气良为谁。

临难心乃见,一诺安可欺。

壮心樊参乘,死且不足辞。

帝王匪偶然,龙起云相随。

观世以知人,忠邪各自为。

范曾数目羽,于羽焉足非。

卖主曹无伤,身戮有馀灾。

兴废古今常,天授多明扬。

形式: 古风

大道曲

谁著紫罗襦,据床弹琵琶。

意在市中人,声声到日斜。

系马垂杨下,停车傍酒家。

曲调岂关手,闻音多叹嗟。

将军笑不言,彼此争奈何。

年年春日媚,日日门前花。

相识不相识,满目空尘沙。

悠悠大道间,古树临长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