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袁中丞持节册南诏五韵

西南使星去,远彻通朝聘。

烟雨僰道深,麾幢汉仪盛。

途轻五尺险,水爱双流净。

上国洽恩波,外臣遵礼命。

离堂驻驺驭,且尽樽中圣。

形式: 古风 押[敬]韵

翻译

西南方向的使者星离去,遥远地传达着朝廷的问候和使命。
烟雨蒙蒙的僰道深邃,汉家的仪仗盛大威严。
道路虽有五尺高的险阻,但水色清澈,令人喜爱。
京城充满恩泽,边疆大臣遵循礼仪接受命令。
在离别的殿堂前停下车驾,暂且畅饮杯中美酒以示敬意。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权德舆的《送袁中丞持节册南诏五韵》。诗中的语言庄重而典雅,充分体现了古代文人的学养和风格。

"西南使星去,远彻通朝聘"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官员出行的壮丽景象,"西南使星去"指的是南诏使节(即官方任命的使节)前往的方向,而"远彻通朝聘"则表明这次出访的重要性和正式性。

接下来的"烟雨僰道深,麾幢汉仪盛"中的"烟雨僰道深"形象地描绘了南方山路的湿润与迷雾,而"麾幢汉仪盛"则强调了汉族文化和礼仪在边疆地区的传播和尊崇。

"途轻五尺险,水爱双流净"这两句通过对比鲜明地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观。"途轻五尺险"表达了道路虽然险峻,但行走起来并不艰难;而"水爱双流净"则形容了清澈的溪流,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上国洽恩波,外臣遵礼命"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中央政府的忠诚和尊敬。"上国洽恩波"指的是中央政权的恩泽广泛而深远,而"外臣遵礼命"则表明边疆地区的臣民严格遵循朝廷的法令。

最后的"离堂驻驺驭,且尽樽中圣"通过描绘离别的情景和饮酒的欢愉,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留恋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视。"离堂驻驺驭"形象地描述了告别时的场景,而"且尽樽中圣"则是诗人在宴席上尽情享受与友人共饮之乐。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官员出行和文化礼仪等元素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深厚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388)

权德舆(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 字:载之
  • 籍贯: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
  • 生卒年:759年-818年

相关古诗词

送密秀才吏部駮放后归蜀应崔大理序

蜀国本多士,雄文似相如。

之子西南秀,名在贤能书。

薄禄且未及,故山念归欤。

迢迢三千里,返驾一羸车。

玉垒长路尽,锦江春物馀。

此行无愠色,知尔恋林庐。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送崔谕德致政东归

天子坐法宫,诏书下江东。

懿此嘉遁士,蒲车赴丘中。

褐衣入承明,朴略多古风。

直道侍太子,昌言沃宸聪。

嵓居四十年,心与鸥鸟同。

一朝受恩泽,自说如池龙。

乞骸归故山,累疏明深衷。

大君不夺志,命锡忽以崇。

旭旦出国门,轻装若秋蓬。

家依白云峤,手植丹桂丛。

竹斋引寒泉,霞月相玲珑。

旷然解赤绶,去逐冥冥鸿。

形式: 古风

送崔端公郎君入京觐省

已见风姿美,仍闻艺业勤。

清秋上国路,白皙少年人。

带月轻帆疾,迎霜綵服新。

过庭若有问,一为说漳滨。

形式: 五言律诗

送崔端公赴度支江陵院三韵

津亭风雪霁,㪷酒留征棹。

星传指湘江,瑶琴多楚调。

偏愁欲别处,黯黯颓阳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