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园中草木二十首(其十七)马蔺草

薿薿叶如许,丰草名可当。

花开类兰蕙,嗅之却无香。

不为人所贵,独取其根长。

为帚或为拂,用之材亦良。

根长既入土,多种河岸旁。

岸崩始不善,兰蕙亦寻常。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吴宽的《记园中草木二十首(其十七)马蔺草》描绘了一种平凡而有用的植物——马蔺草。诗中通过“薿薿叶如许”形象地写出马蔺草茂盛的叶片,虽不如名贵花卉引人注目,但“丰草名可当”暗示了其实用价值。接下来,“花开类兰蕙,嗅之却无香”描述了它的花朵虽形似兰花和蕙草,但并无浓烈香气,这与兰花和蕙草形成对比。

“不为人所贵,独取其根长”表达了马蔺草的低调和实用性,人们更看重其根部的长处。这种草被用于制作扫帚或拂尘,显示出其坚韧耐用的特性。“根长既入土,多种河岸旁”进一步强调了它适合生长在河边,且能抵御岸崩的环境。

然而,最后一句“岸崩始不善,兰蕙亦寻常”则揭示了一个寓意,即在自然变化面前,即使是像兰蕙这样的名花也可能遭遇困境,而马蔺草凭借其坚韧的根系,依然能在寻常环境中生存。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寓言般地赞美了马蔺草的朴实无华和坚韧生命力。

收录诗词(271)

吴宽(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记园中草木二十首(其十八)朱藤

袅袅数尺藤,往岁手亲插。

西庵敞短檐,藉尔两相夹。

岁久终蔓延,枝叶已交接。

有花散红缨,有子垂皂荚。

赤日隔繁阴,偃息可移榻。

但忧风雨甚,高架一朝压。

霜雪却不妨,忍冬共经腊。

形式: 古风

记园中草木二十首(其十九)牵牛

《本草》载药品,草部见牵牛。

薰风篱落间,蔓生甚绸缪。

谁琢紫玉簪,叶密花仍稠。

日高即揪敛,岂是朝菌俦。

阴气得独盛,下剂斯见收。

便须作花庵,谁与迂叟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记园中草木二十首(其二十)芦

江湖渺无际,弥望皆高芦。

芦本水滨物,久疑平陆无。

移根偶种植,沟浅土不污。

纵横勿遍地,叶卷多葭莩。

白花可为絮,长干须人扶。

每当风雨夕,萧萧亦江湖。

宛如扁舟过,榜人共歌呼。

浩然发归兴,岂为思莼鲈。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沈石田追仿黄大痴长卷为林御史舜举题

大痴道人顾长康,平生痴绝仍画绝。

长卷当年我亦观,大略犹能为人说。

山川历历百里开,仿佛扁舟适吴越。

平林曲岸客共游,复嶂重湖天所设。

渔工樵子互出没,定有高人在岩穴。

墨沈淋漓拾未能,信得画家山水诀。

为人说此亦徒然,把笔安能指下传。

对本临模未为苦,运思想象谁能专。

晴窗设色手自改,输与吾乡沈石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