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孔常父作张夫人诗

女子勿言弱,男儿何必强。

君看张夫人,身举十五丧。

头上脱笄珥,箧中斥襦裳。

筑坟连丘山,松柏郁苍苍。

亲戚不为助,涕泣感道傍。

昔有王氏老,身为尚书郎。

亲死弃不葬,簪裾日翱翔。

白骨委庐陵,宦游在岐阳。

一旦有丈夫,轩轩类佯狂。

相面识心腹,开口言灾祥。

嗟汝平生事,不了令谁当。

汝身暖丝绵,汝口甘稻粱。

衣食未尝废,此事乃可忘。

一言中肝心,投身拜其床。

傍人漫不知,相视空茫茫。

终言汝不悛,物理久必偿。

儿女病手足,相随就沦亡。

鄙夫本愚悍,过耳风吹墙。

明年及前期,长子忧骭疡。

一麾守巴峡,双柩还故乡。

弱息虽仅存,蹒跚亦非良。

谁言天地宽,网目固自张。

古事远不信,近事世所详。

企张非求福,祸败当惩王。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女子莫说柔弱,男子何须逞强。
你看那张夫人,力举十五具棺柩丧葬。
发上发笄耳环脱落,箱中衣物也被抛出。
坟墓连起山丘,松柏茂盛显凄凉。
亲戚无人援助,哭泣声感动路旁。
从前有个王姓老人,官至尚书郎。
亲人去世却未埋葬,每日只顾官场忙。
白骨暴露在庐陵,仕途奔波在岐阳。
忽然有位丈夫,举止狂放如痴狂。
他能识人心意,开口预言吉凶祸福。
哀叹你一生之事,未了之事谁能担当。
你的身体穿丝绵,口中享受美酒粮。
衣食虽未断绝,此事却应深思量。
一句话刺中心肠,你跪拜在他的床前。
旁人无知无觉,相视间一片茫然。
终究你不会悔改,因果报应在所难免。
子女因你受苦,跟随你走向灭亡。
我本愚钝鲁莽,听闻此事如风过墙。
明年及早前,长子患腿疾痛苦不堪。
我持节镇守巴峡,双柩带你回故乡。
弱小的孩子虽存,步履蹒跚也不健全。
谁说天地宽广,其实网密难以逃脱。
古事遥远难信,近事世人皆知。
期望张氏并非祈福,而是要警戒王家的教训。

注释

弱:柔弱。
强:逞强。
张夫人:举例人物。
丧:丧葬。
笄:古代女子束发的簪子。
襦裳:短衣和下裳。
郁苍苍:茂盛、青翠。
涕泣:哭泣。
尚书郎:古代官职。
亲死:亲人去世。
簪裾:古代官员的服饰。
委:遗弃。
庐陵:地名。
岐阳:地名。
轩轩:形容举止傲慢。
心腹:亲近的人。
肝心:内心。
鄙夫:谦称自己。
长子:第一个儿子。
骭疡:腿部疾病。
巴峡:地名,长江三峡之一。
弱息:弱小的孩子。
蹒跚:步履不稳。
网目:比喻社会的严密控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以张夫人的故事为题材,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对男女角色的期望和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诗中首先指出,无论是女子还是男子,都不应过分强调自己的软弱或强大,而是应该有担当。接着,诗人以张夫人为例,她身强力壮,能独自扛起十五个人的丧事,显示出女性的力量。

然而,张夫人遭遇亲戚的冷漠,甚至自己的丈夫王氏老尚书在亲人去世后置之不理,只顾自己的仕途。诗中对王氏老的无情无义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他的行为导致家人悲惨的命运。诗人借此警示世人,无论贫富贵贱,都应该尽到家庭责任,否则将面临报应。

诗的最后部分,苏辙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忧虑,认为即使在看似宽广的世界里,也有无形的规则约束着人们,如“网目固自张”。他引用古代和当代的例子,强调因果报应的道理,并以王氏老的教训作为警戒,告诫人们要反思自己的行为,以免重蹈覆辙。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张夫人的故事,揭示了道德伦理的重要性,以及忽视家庭责任的严重后果,具有鲜明的社会批判意味。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同王适曹焕游清居院步还所居

身为江城吏,心似野田叟。

寻僧忽忘归,饱食莫携手。

畏人久成性,路绕古城后。

茅茨远相望,鸡犬亦时有。

人还市井罢,日落狐兔走。

回风吹横烟,烧火卷林薮。

草深径渐恶,荆棘时挂肘。

褰裳涉沮洳,斜绝污池口。

投荒分岑寂,攲侧吾自取。

二君独何为,经岁坐相守。

游从乏车骑,饮食厌菘韭。

周旋未忍弃,辛苦亦何负。

归来倚南窗,试挹樽中酒。

笑问黄泥行,此味还同否。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同王适赋雪

北风吹雨雨不断,遍满虚空作飞霰。

纸窗独卧不成眠,茅屋无声时一泫。

鸟乌错莫寒未起,庭户空明夜惊旦。

重楼复阁烂生光,绝涧连山漫不见。

夹砌双杉洗更碧,满田碧草埋应烂。

城中闭户无履迹,市上孤烟数晨爨。

细排玉箸短垂檐,暗结轻冰时入研。

拨灰有客顾尊俎,迹兔何人试鹰犬。

未容行役扫车毂,应有老农歌麦饭。

一来江城若俄顷,四见白花飞面旋。

坐看酒瓮谁敢尝,归踏冰泥屡成溅。

年来桥板断不属,莫出肩舆足忧患。

到家昏黑空自笑,诉妇勤劳每长叹。

床头有酒未用沽,囊里无钱不劳算。

更令雪片大如手,终胜溪瘴长熏眼。

谒告犹能不出门,典衣共子成高宴。

形式: 古风

同李倅钧访赵嗣恭留饮南园晚衙先归

城南高楼出乔木,下有方塘秋水足。

新霜未变草木鲜,晚日旋催梨枣熟。

雨荒松菊半榛莽,风老菰蒲初瑟缩。

门前大路多尘土,日中过客无留毂。

开门却扫如有待,下马升堂真不速。

劝我一振衣上黄,临风共倒樽中渌。

肴蔬草草意不尽,丝竹泠泠暗相属。

琳宫仙伯自閒暇,幕府粗官苦烦促。

晚衙簿领当及期,后堂车辖要须漉。

令人更愧东宫师,眷恋溪山弃华屋。

形式: 古风

吕司空挽词三首(其一)

少年轻富贵,一意在诗书。

共恨经纶晚,才收老病馀。

寡言知德胜,善应本中虚。

卒相承平业,讴歌元祐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