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日同舍会拜

燕市人争看秀才,团栾此日会金台。

葡萄酒熟浇驼髓,萝卜羹甜煮鹿胎。

砚笔寂寥空洒泪,管弦呜咽自生哀。

雪寒门户宾朋少,且拨红炉守泰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燕市的人们争相观看秀才,今日在此聚会金台。
醇厚的葡萄酒配驼髓,甜美的萝卜汤煮鹿胎。
研墨挥毫时只有悲伤,管弦声中透出哀愁。
寒雪中宾客稀少,暂且围着红炉等待好运来临。

注释

燕市:古代燕地的城市,这里指聚会地点。
秀才:明清时期对读书人的称呼。
团栾:聚集,团圆。
金台:富贵之地,此处可能指宴会场所。
葡萄酒:用葡萄酿制的酒。
驼髓:骆驼的脂肪或脑髓,珍贵食材。
萝卜羹:用萝卜烹制的汤。
鹿胎:鹿的胚胎,古代视为滋补品。
砚笔:写字的工具,砚台和毛笔。
寂寥:寂静冷清。
洒泪:流眼泪,表达悲伤。
管弦:乐器,如笛子、弦琴等。
呜咽:悲切的声音。
雪寒:寒冬的雪,寒冷。
门户:家门,引申为家庭。
宾朋:宾客朋友。
拨:拨弄,此处指烧火。
泰来:吉祥的事情到来,好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冬日生活图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温馨而又略带哀愁的场景。开篇“燕市人争看秀才,团栋此日会金台”两句,描写了冬至这一天人们聚集在一起观赏秀才们的才艺,气氛热闹而喜悦。"葡萄酒熟浇驼髓,萝卜羹甜煮鹿胎"则通过对美食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人们在严冬里寻求温暖和享受生活的情景。

然而,在这欢乐祥和的氛围中,诗人也透露出了一丝孤寂与哀伤。"砚笔寂寥空洒泪,管弦呜咽自生哀"两句,通过对书桌上墨迹渺茫、琴声凄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悲凉。

最后,“雪寒门户宾朋少,且拨红炉守泰来”则是诗人在严冬里感受到了世态的冷漠,只能独自守着火炉,期待着未来的美好到来。这两句更深化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立体和丰富。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将喜悦与哀愁交织在一起的冬日抒情诗。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既展现了冬至节气的热闹,也流露出了个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期待。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描绘,更是一曲深长的人生赞歌。

收录诗词(542)

汪元量(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北师驻皋亭山

钱塘江上雨初乾,风入端门阵阵酸。

万马乱嘶临警跸,三宫垂泪湿铃鸾。

童儿空想追徐福,疠鬼终朝灭贺兰。

苦议和亲休练卒,婵娟剩遣嫁呼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北岳降香呈严学士

万里溟濛起战埃,翩翩勒马出金台。

同君远使山头去,如朕亲行岳顶来。

野庙横斜挨老树,古碑颠倒枕荒苔。

瞻天只有丹心在,香篆炉熏达九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卢奉御自上都回见访

诗人骑马接官回,解后居庸怀抱开。

冷地不禁风聒聒,炎天长见雪堆堆。

昨宵我梦中南去,今日君从直北来。

说尽穷阴无限事,呼童携酒上金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平原郡公夜宴月下待瀛国公归寓府

春事阑珊梦里休,他乡相见泪空流。

柳摇楚馆牵新恨,花落吴宫忆旧游。

渴想和羹梅已熟,饥思进饭麦初收。

瀛洲归去琅玕长,月朗风熏十二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