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步

东阡南陌常经过,腊破已觉春气和。

出门仰视天宇静,暄暖自闻人语多。

青青短麦遍原隰,耿耿残雪明陵阿。

身閒心适欲追酒,惜无佳客来当歌。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翻译

我常常走过东边的小路和南边的田野,腊月已过,春天的气息开始变得温和。
出门后抬头看天空宁静,暖阳下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绿色的短麦覆盖着平原和低洼地,明亮的残雪点缀着陵墓的山坡。
身心闲适,想找个好时机饮酒作乐,可惜没有佳友相伴唱歌助兴。

注释

东阡:东边的小路。
南陌:南边的田野。
腊破:腊月已过。
春气和:春天的气息变得温和。
天宇静:天空宁静。
暄暖:温暖的阳光。
人语多:人声嘈杂。
青青短麦:绿色的短麦。
遍原隰:覆盖平原和低洼地。
耿耿残雪:明亮的残雪。
陵阿:陵墓的山坡。
身閒心适:身心闲适。
追酒:找机会饮酒。
佳客:好客的朋友。
当歌:唱歌助兴。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闲游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与人情味道的深切体验。

首句“东阡南陌常经过”,诗人以自身经历为起点,将读者带入一个熟悉而又充满诗意的地理环境。"腊破已觉春气和",则是通过对自然变化的细微感知,表达了季节更迭的生机与温暖。

接着,“出门仰视天宇静”,诗人抬头望向清澈如洗的天空,感受到了天地间的宁静与和谐。"暄暖自闻人语多",则是通过声音传达了春日里的生气勃勃,以及人们互动交流的情景。

在“青青短麦遍原隰”一句中,诗人用鲜明的色彩描绘了麦田的壮丽景象,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希望与收获的农耕画面。紧接着,“耿耿残雪明陵阿”,则是对春末残留的雪迹进行了细腻的刻画,展示了一种过渡期的静谧美。

最后,“身閒心适欲追酒,惜无佳客来当歌”表达了诗人在这和谐自然与愉悦情境中的自得其乐,以及对缺少共享此刻的理想伴侣的微妙遗憾。这里流露出了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强调了人际交流对于品味生活美好的重要性。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春意与人情温暖的空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以及人间真挚交往的深深向往。

收录诗词(459)

李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泛舟潏水君俞用韩泛南溪韵作诗三首遂和(其二)

溪水秋更清,天晴好行舟。

叩舷发吴歌,荡漾无时休。

朝戏朱坡下,暮宿青岭头。

胜事或有得,随意终日留。

往年思此乐,屡叹来无由。

今我方求田,意欲营东畴。

兹计傥能就,遂免卒岁忧。

身随鸥泛泛,心逐鱼悠悠。

南舍与北邻,杖策步可投。

更祈旸雨时,禾稌常有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泛舟潏水君俞用韩泛南溪韵作诗三首遂和(其一)

出城泛南溪,朝暮可往返。

东西韦杜间,尺五天不远。

舟转皇陂曲,岸带青龙坂。

夷犹一篙足,不待双縆挽。

回临市桥舣,走就僧居饭。

面山高阁重,入门苍松偃。

黯黯雨意来,苍苍野色晚。

更欲穷上方,理履惭尚蹇。

形式: 古风 押[阮]韵

泛舟潏水君俞用韩泛南溪韵作诗三首遂和(其三)

山亏一篑功,泉废九仞迹。

精神去不回,虚牝黄金掷。

溯舟望南麓,近岸多巨石。

溪流曲折多,波喧奔湍激。

野竹拥杂树,纷纷两参列。

古松气不群,苍然数百尺。

晚花发幽丛,浮云动遥壁。

优游可忘年,去此皆妄役。

形式: 古风

芸叟召杜城晚饮遂宿于东轩欲同游五台寺有诗因和其韵

第五桥东潏水滨,山红漫漫绿纷纷。

溪边童子风雩舞,林外先生植杖耘。

高论但谈双树法,胜游将步五峰云。

东轩夜久清无寐,山雨初从叶上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