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张公硕梅耕道访董畸老郊居(其一)

白水弄青秧,晨烟著柳行。

羁怀正飘泊,陂路转微茫。

蘋际鹭鸥下,塍边菱荇香。

相从寻胜事,萧飒兴何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在清澈的水中插秧,晨雾缭绕在柳树旁。
我漂泊的心绪正如这无定的羁旅,田间小路渐行渐远变得模糊不清。
水边的蘋花丛中,鹭鸥翩翩落下,田埂边菱角和水草散发着香气。
相伴一同寻找美好的景致,清风萧瑟中,兴致盎然,意犹未尽。

注释

白水:清澈的水。
青秧:刚插下的绿色秧苗。
晨烟:早晨的炊烟。
柳行:柳树成行的地方。
羁怀:漂泊的心情。
陂路:田间小路。
微茫:模糊不清。
蘋际:水边的蘋花丛。
鹭鸥:水鸟。
菱荇:菱角和水草。
萧飒:形容风声凄凉。
兴何长:兴致浓厚,意犹未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田野景象和诗人与友人共同寻访隐逸之士的场景。诗中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高洁的生活态度。

"白水弄青秧,晨烟著柳行"两句,以清新的笔触勾勒出春日田野的生机与静谧。白色的河水在绿色的稻秧间流淌,早晨的薄雾缭绕于细长的柳枝,这是对初春景象的精致描摹。

"羁怀正飘泊,陂路转微茫"表达了诗人心中的不定所向,与朋友共同行走在曲折的小道上,情感和道路都显得有些迷茫,但这种迷茫中也蕴含着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蘋际鹭鸥下,塍边菱荇香"进一步展现了田园之美。水生植物如蘋、菱、荇等在池塘旁生长,而鹭鸥也在这里自由翱翔,这些意象共同构筑了一幅和谐自然的画面。

最后两句"相从寻胜事,萧飒兴何长"则透露出诗人与友人的情谊深厚。他们一起追寻往昔的美好时光,那份对过往美好的怀念似乎永无止境,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友人共同的情感交流和追求高洁生活的意愿。

收录诗词(437)

李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字:方叔
  • 号:德隅斋
  •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 生卒年:zhì)(1059-1109

相关古诗词

同诸公饯望元因宿谷隐以何当风雨夜复此对床眠为韵分得对此二字(其一)

雨气天末来,暝色江皋起。

层林蔽楼观,黯淡水云里。

匹马何所从,翩翩五公子。

异时天一方,相遇忽在此。

温言各慰惜,道旧半悲喜。

熠熠萤度帏,泫泫础流泚。

他乡念羁旅,况复饯行李。

一笑未易阑,相望迹千里。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同德麟仲宝过谢公定酌酒赏菊以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八字探韵各赋二诗仍复相次八韵某分得哉萧二字(其七)

霜风陨高木,零落临艾萧。

幽芳枝孤秀,华心慰无聊。

堂中老元亮,日赋归去谣。

杖屦乐三径,为尔甘折腰。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同德麟仲宝过谢公定酌酒赏菊以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八字探韵各赋二诗仍复相次八韵某分得哉萧二字(其三)

白发谙冷暖,苍皮贮阳秋。

中年已如此,一饱更何求。

把菊悼飞叶,微行遵远流。

此非柴桑里,乃有渊明俦。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同德麟仲宝过谢公定酌酒赏菊以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八字探韵各赋二诗仍复相次八韵某分得哉萧二字(其六)

松菊径勿荒,政欲善锄治。

参商菅蒯中,高韵自超异。

区别虽少勤,宝此吾臭味。

勿言大钧中,与彼同一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