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池游

渐春工巧,玉漏花深寒浅。韶景变、融晴蕙风暖。

都门十二,三五银蟾光满。瑞烟葱茜,禁城阆苑。

棚山雉扇。绛蜡交辉星汉。神仙籍、梨园奏弦管。

都人游玩。万井山呼欢抃。岁岁天仗,愿瞻凤辇。

形式: 词牌: 绕池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郊游图景,通过对自然美景和人文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开篇“渐春工巧”四字,便设定了一个温馨而又不失精致的季节氛围。春天万物复苏,自然界展现出生机勃勃的一面,而“玉漏花深寒浅”则是对这一美好景象的具体描绘,玉漏花即梅花,它在深寒中依然盛开,但那清冷之美也带着一丝浅淡的温婉。

接着,“韶景变、融晴蕙风暖”描述了春日气候变化万千,阳光和煦,微风习习,使得整个世界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里的“韶景”指的是春天的美好景色,而“融晴蕙风”则是对春日温暖阳光和柔和微风的形容。

“都门十二,三五银蟾光满。”这一句中,“都门十二”很可能是在描绘城市的繁华与热闹,而“三五银蟾光满”则指的是月亮,如同一轮明镜悬挂在夜空之中,洒下清辉。

诗人接着笔触转向“瑞烟葱茜,禁城阆苑。”这里的“瑞烟葱茜”可能是对宫廷周围环境的一种描写,那些细腻的烟雾在空气中弥漫,营造出一种祥瑞而神秘的氛围。而“禁城阆苑”则直接指向了皇宫与其周边的美丽园林。

“棚山雉扇。”这一句通过对建筑物的描写,增添了一种结构上的层次感。这里的“棚山雉扇”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建筑或景观,它在诗人笔下成为了构图中的一个重要元素。

紧接着,“绛蜡交辉星汉。”这一句则是对夜空中星辰的描写,通过“绛蜡交辉”的比喻,使得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那繁密星河之美,而“星汉”则直接点出了夜空中的璀璨。

在“神仙籍、梨园奏弦管。”这一句中,“神仙籍”可能是指诗人对某种超凡脱俗的境界的向往。而“梨园奏弦管”则直接描绘了当时宫廷乐队或者说音乐家的演奏场景,通过这种方式传达了一种文化艺术之美。

最后,“都人游玩。万井山呼欢抃。”这一句表明了在这样美好的春日里,人们纷纷外出游玩,而“万井山呼欢抃”则是对人们游玩时的快乐心情的一种描写,他们似乎在与大自然进行着愉悦的交流。

整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厚的情感,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既充满生机又不失典雅的春日世界。通过对各个方面景象的描绘,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绛都春.早梅

寒阴渐晓。报驿使探春,南枝开早。

粉蕊弄香,芳脸凝酥琼枝小。雪天分外精神好。

向白玉堂前应到。化工不管,朱门闭也,暗传音耗。

轻渺。盈盈笑靥,称娇面、爱学宫妆新巧。

几度醉吟,独倚栏干黄昏后。月笼疏影横斜照。

更莫待、单于吹老。便须折取归来,胆瓶顿了。

形式: 词牌: 绛都春

绛都春

东君运巧。向枝头点缀,琼英虽小。

全是一般,风味花中最轻妙。横斜疏影当池沼。

似弄粉、初临鸾照。众芳皆有,深红浅白,岂能争早。

莫厌金樽频倒。把芳酒赏花,追陪欢笑。

有愿告天,愿天多情休教老。奇花也愿休残了。

免乐事、离多欢少。易老难叙衷肠,算天怎表。

形式: 词牌: 绛都春

胜胜慢/声声慢(其二)

寒应消尽,丽日添长,百花未敢先拆。

冷艳幽香,分过溪南春色。

调酥旋成素蕊,向碧琼、枝头匀滴。

愁肠断,怕韶华三弄,雪映溪侧。

应是酒阑人静,香散处、惟见玉肌冰格。

细细疏风,清态为谁脉脉。

芳心向人似语,也相怜、风流词客。

待宴赏,伴娇娥、和月共摘。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胜胜慢/声声慢(其一)

严凝天气,近腊时节,寒梅暗绽疏枝。

素艳琼苞,盈盈掩映亭池。

雪中欺寒探暖,替东君、先报芳菲。

暗香远,把荒林幽圃,景致妆迟。

别是一般风韵,超群卉、不待淡荡风吹。

雅态仪容,特地惹起相思。

折来画堂宴赏,向尊前、吟咏怜伊。

渐开尽,算闲花、野草怎知。

形式: 词牌: 声声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