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七夕和韵

金风似剪,银潢如带,良夜愔愔罗袜。

人间已自罢穿针,只天上未忘佳节。

画屏殢楚,金钗诉愿,儿女夜情都别。

仙裙永断适石榴红,问此后聘钱谁质。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中国的情人节)夜晚的景象,以金风和银潢(银河)为背景,营造出宁静而神秘的氛围。"罗袜"暗示了女子的轻盈与美丽,"人间已自罢穿针"暗指民间七夕乞巧的习俗已经结束,但诗人强调天上的牛郎织女仍在思念彼此,寄托着对爱情的永恒追求。

"画屏殢楚,金钗诉愿"通过精致的画屏和象征愿望的金钗,进一步刻画了主人公内心的细腻情感。"儿女夜情都别"则揭示了七夕之夜人们对于爱情故事的共鸣和感慨。"仙裙永断适石榴红"借石榴的鲜艳色彩,寓意爱情的中断,而"问此后聘钱谁质"则提出疑问,未来的承诺将以何物作为担保,表达了对爱情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整体来看,沈曾植在这首《鹊桥仙·七夕和韵》中,以婉约的笔触,既描绘了七夕的传统意象,又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诗词的独特韵味。

收录诗词(143)

沈曾植(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疏影.汤愚峰画菊,仁庵弟属题

东篱采罢。是南山一抹,晴翠遥冶。

省识秋容,花亦无多,月地灯窗从写。

霜前已识西风惯,问霜后峭寒谁怕。

向酒边一笑先相看,莲社逃禅归也。

准拟年时重九,龙山旧会处,满插盈把。

薏苦苗甘,梦短心长,的的日精不化。

秋花不比春花落,早霓额通明帘下。

算晚香未要矜持,待返中黄仙驾。

形式:

木兰花慢.寄仁先湖上

问南湖湖畔,渔隐话,几人传。

有拾得诗成,僧伽伴在,一味诗禅。

炉烟夜深香烬,恰十分秋月定光圆。

影事琼楼玉宇,归心下噀斜川。词笺写了又重看。

渺渺义熙年。道菊是渊明,渊明是菊,形影神全。

觥船。夕阳一棹,唤林翁相约酌寒泉。

郁郁门前五柳,不曾摇落江干。

形式:

喜迁莺.和止存

南湖日暮。尽消遍游尘,总宜船橹。

瘴雨飘襟,蛮花侧帽,今日江湖倦旅。

为问渔庄蟹舍,何似马人龙户。听夜雨。

暗潮生,还有婆留射否。

是处深巷畔,碎远春声,点点都昙鼓。

鹤去亭孤,龙移潭冷,望到江莲白羽。

几日竹林游迹,拍遍梅边乐句。

莫苦忆武昌鱼,试脍宋家霜缕。

形式:

水调歌头.蒋孟蘋得宋刊周密草窗韵语,以密韵榜其楼,索赋词纪之

呼起弁阳叟,还作雅谈无。

野语齐东未问,韵语落西湖。

不向二宗参话,不共四灵通社,佳句锦囊余。

无学亦无病,诗说味同如。我知君,君靳我,卷还渠。

清苕浊霅,无恙仙馆占名区。

也有玉田春水,也有碧山新月,个是竹山庐。

谁是紫霞叟,还倩上彊朱。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