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观灯

月挂墙头杨柳枝,繁灯烂漫玉琉璃。

绮罗尽学宫妆样,歌舞休传外国词。

满路竞看花灼灼,故京谁念黍离离。

他年同侍传柑宴,记取楼前掷果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月亮挂在墙上,映照着杨柳枝,明亮的灯火像美玉琉璃般灿烂。
华丽的服饰都模仿宫廷的装扮,歌舞不再传唱异国的曲词。
路上的人都在争看盛开的花朵,但又有谁会怀念故乡的荒凉景象呢?
将来我们一同参加赏花宴会,记得那时我们在楼前抛洒水果的情景。

注释

月:月亮。
挂:悬挂。
墙头:墙边。
杨柳枝:杨柳树梢。
繁灯:众多明亮的灯。
烂漫:绚丽多彩。
玉琉璃:形容光彩照人。
绮罗:华丽的丝织品。
尽:全部。
学:模仿。
宫妆样:宫廷的装扮。
歌舞:音乐舞蹈。
休传:停止传播。
外国词:异国的歌曲。
满路:路上到处都是。
花:花朵。
灼灼:鲜艳夺目。
故京:过去的京城。
谁:谁人。
念:怀念。
黍离离:形容荒凉。
他年:将来。
侍:侍奉。
传柑宴:赏花宴会。
掷果:抛掷水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上元节(元宵节)时繁华热闹的景象。首句“月挂墙头杨柳枝”以月色和垂柳相映,营造出明亮而清新的夜晚氛围。"繁灯烂漫玉琉璃"则生动地展现了灯火辉煌的场景,犹如美玉般晶莹剔透。

接下来,“绮罗尽学宫妆样”暗示了人们盛装出行,模仿宫廷女子的装扮,增添了节日的华丽气氛。“歌舞休传外国词”表达了对本土文化的自豪,强调不崇尚外来音乐,体现了民族自尊心。

“满路竞看花灼灼”描绘了行人如织,争相观赏盛开的花朵,热闹非凡。“故京谁念黍离离”则借用了《诗经》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京城繁华不再,百姓生活困苦的感慨。

最后两句“他年同侍传柑宴,记取楼前掷果时”,诗人想象未来与他人共度佳节的情景,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特别是回忆起过去楼前掷果的欢乐瞬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宋代上元节的热闹景象,以及诗人对国家兴衰的思考。

收录诗词(659)

胡仲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与石壁诸友山行分得山字

藤萝纡古径,努力共跻攀。

佛屋泉声落,僧窗云影閒。

经残香篆冷,杯短锦囊悭。

兴尽未归去,夕阳犹在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与社友定花朝之约

花朝曾有约,来此定诗盟。

隐几江湖梦,闭门风雨情。

身名千载共,心事一般清。

且尽吟樽乐,徂徕不用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与瞻甫同访际书记

销閒寻静处,古寺与居同。

坐语僧窗日,行吟塔树风。

香随薝卜化,句到葛藤空。

未必西来者,能知一苇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久客

久作他州客,飘飘若转蓬。

物华秋色里,心事杵声中。

读易因知命,吟诗不讳穷。

遣愁犹未了,一雁叫西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