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崔大夫閤老忽以近诗数十首见示吟讽之下窃有所喜因成长句寄题郡斋

谢玄晖殁吟声寝,郡阁寥寥笔砚闲。

无复新诗题壁上,虚教远岫列窗间。

忽惊歌雪今朝至,必恐文星昨夜还。

再喜宣城章句动,飞觞遥贺敬亭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谢玄晖去世后,吟诗的声音渐渐消失,官府的楼阁中笔砚静静地闲置。
再也见不到新的诗句题写在墙壁上,空让远处的山峦排列在窗户之间。
忽然惊讶地发现今天你的诗作如雪花般降临,必定是文曲星昨晚已经归来。
再次欣喜的是宣城的诗篇再次活跃,遥祝你敬亭山下畅饮飞觞庆贺。

注释

谢玄晖:指唐代诗人谢朓,字玄晖,以诗才著称。
寝:停止,消失。
郡阁:指官府的楼阁。
寥寥:空旷,稀少。
无复:不再有。
新诗题壁:古人常将自己的诗作写在墙壁上。
远岫:远方的山峦。
列窗间:在窗户所能看到的地方。
歌雪:这里指谢朓的名篇《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其中有'歌以咏志,泊渚次何许?'的诗句,'歌雪'可能代指他的诗作。
文星:象征文采和才华的星宿,这里指谢朓。
昨夜还:寓意谢朓的才华归来。
宣城章句:宣城是谢朓曾任太守的地方,章句指诗文。
飞觞:快速传递酒杯,形容宴饮庆祝的场景。
敬亭山:谢朓曾在此地任职并留下许多诗篇,也是他的代表地。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朝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崔大夫新作诗歌的喜爱和赞赏。诗中的意境宁静而雅致,通过对书房景象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文人的清高与淡泊。

"谢玄晖殁吟声寝" 这一句,以谢灵运为代表的文人,其风格清新俊逸,如同他们的诗篇一样,让人读来感到心旷神怡。"郡阁寥寥笔砚闲" 描述的是一个空荡荡的官府书房,笔和砚台静静地摆放着,透露出一种恬淡的氛围。

"无复新诗题壁上" 表示壁上不再有新的诗作,而是"虚教远岫列窗间",用虚拟或想象中的景色来装饰窗间,给人以深远的意境。"忽惊歌雪今朝至" 突然之间,诗人的心中涌现出对雪的赞美之词,这份情感如同今日刚刚到来的雪花一样新鲜。

"必恐文星昨夜还" 这里的“文星”指的是文学的星辰,也就是诗人本身。诗人担忧自己的文学才华是否在昨夜又有所提升。这不仅是对自我文学造诣的一种期待,同时也是对友人崔大夫新作的肯定和鼓励。

"再喜宣城章句动" 表达了诗人对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一带文人的诗篇,特别是崔大夫的诗歌感到的欢喜。"飞觞遥贺敬亭山" 则是在赞美中加入了一份行动,通过举杯远远地向崔大夫表示庆贺之意。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白居易的文采,更反映出唐代文人之间的情谊与相互欣赏的雅致情怀。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宣武令狐相公以诗寄赠传播吴中聊奉短草用申酬谢

新诗传咏忽纷纷,楚老吴娃耳遍闻。

尽解呼为好才子,不知官是上将军。

辞人命薄多无位,战将功高少有文。

谢朓篇章韩信钺,一生双得不如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将发洛中枉令狐相公手札兼辱二篇宠行以长句答之

尺素忽惊来梓泽,双金不惜送蓬山。

八行落泊飞云雨,五字鎗鏦动佩环。

玉韵乍听堪醒酒,银钩细读当披颜。

收藏便作终身宝,何啻三年怀袖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将归渭村先寄舍弟

一年年觉此身衰,一日日知前事非。

咏月嘲风先要减,登山临水亦宜稀。

子平嫁娶贫中毕,元亮田园醉里归。

为报阿连寒食下,与吾酿酒扫柴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将至东都先寄令狐留守

黄鸟无声叶满枝,闲吟想到洛城时。

惜逢金谷三春尽,恨拜铜楼一月迟。

诗境忽来还自得,醉乡潜去与谁期。

东都添个狂宾客,先报壶觞风月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