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大尽三十日,小尽二十九。
昨夜送穷年,今朝贺岁首。
时节有变更,佛法无新旧。
既是个中人,不惜娘生口。
坐对春风唱鹧鸪,嘉声不落威音后。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云所作的《偈颂》系列中的第二十五首。诗的内容主要围绕着时间的更迭和佛教观念的阐述。诗人以农历的大小尽(指冬至后的两个节气)来象征一年的结束与开始,表达出对旧岁的告别和新年到来的庆祝。他强调佛法的永恒不变,不论时节如何变迁,其核心教义始终如一。
"昨夜送穷年,今朝贺岁首",形象地描绘了从除夕守岁到新年黎明的过渡,富有生活气息。"时节有变更,佛法无新旧",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轮回与佛法常新的深刻理解,认为即使在世俗的节日转换中,佛法的智慧和普度众生的宗旨不会因时间而改变。
"既是个中人,不惜娘生口",表明诗人作为修行者,已经深入佛法之中,甚至愿意舍弃世俗的亲情,全力以赴追求佛法的真理。最后一句"坐对春风唱鹧鸪,嘉声不落威音后",以春风和鹧鸪鸟的鸣叫声为背景,寓意佛法的妙音深入人心,其美好之声超越了世俗的喧嚣,直达人心深处。
总的来说,这首诗融合了节日的喜庆气氛与佛教的哲理,展现出诗人对佛法的坚定信念和超脱世俗的境界。
不详
前三后三,日面月面。七凸八凹,千化万变。
捏聚放开,胡来汉现。
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即如君不可见。
风高八九月,自合知时节。
何必待山僧,升堂特地说。
天际雁南飞,接翅作行列。
悉念佛法僧,轧轧声不绝。
影落寒山水,已是重漏泄。
普请好生观,西来无妙诀。
佛是尘,法是尘,区区驰觅谩劳神。
向道莫行山下路,果然猿叫断肠声。
参禅人,莫造作。拟心即差,动念即错。
大乘小乘,钱贯井索。前三后三,佛手驴脚。
开眼也著,合眼也著。
拟向这里承当,鼻孔依前失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