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跸栖霞行宫作(其一)

建业路犹西,栖霞适可栖。

声名冠白下,树木见萧齐。

一宿诚多费,诸峰率入题。

山房春雨足,颇望霁光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驻跸于栖霞行宫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文化的感慨。

首联“建业路犹西,栖霞适可栖”,点明地点与心境,建业路西行,栖霞山成为心灵的归宿。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犹”字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而“适可”则表达了对栖霞山的亲近与满足。

颔联“声名冠白下,树木见萧齐”,将栖霞山的名声与周边环境相提并论。“冠白下”强调了栖霞山在南京地区的显赫地位,“树木见萧齐”则描绘了山中树木繁茂、四季更迭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颈联“一宿诚多费,诸峰率入题”,转而表达诗人对住宿的感慨与对周围景色的深入思考。一宿虽短,却因山峰众多而显得丰富多样,引人深思。

尾联“山房春雨足,颇望霁光䨑”,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后的山房景象,期待着雨后初晴的阳光照耀,不仅体现了对自然景观的欣赏,也蕴含了对生活美好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对栖霞山独特魅力的深刻感受,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向往。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驻跸栖霞行宫作(其二)

面势延清瞩,林峦景未藏。

流银响琴瑟,依绿抚琳琅。

藻缋信何有,茅茨觉倍强。

漫重举僧绍,傲志恐无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游摄山栖霞寺用尹继善沈德潜倡和韵六首(其一)

久闻摄山名,秀如玉而冠。

僧绍小隐处,高节古今羡。

拔地百卅丈,峣峰凌碧汉。

众山皆在下,如翁视童丱。

画石及落星,历历皆可按。

图经昔膻芗,久矣繫清恋。

兹来缘省方,乘暇游禅院。

苏民廑解泽,对佛愧止观。

咨尔肆觐牧,峻宇何须办。

形式: 古风

游摄山栖霞寺用尹继善沈德潜倡和韵六首(其二)

山房号万松,屧步寻深径。

孙枝貌已苍,侧干形犹正。

何况古乔者,孰不见生敬。

几赦斧斤劫,益凛冰霜性。

拂星自成景,吐云应号庆。

偓佺曾遗尧,养真称战胜。

又如商伯夷,乃得清之圣。

层台一登临,民瘼当前凭。

元气复也无,谡涛何心听。

形式: 古风

游摄山栖霞寺用尹继善沈德潜倡和韵六首(其三)

古人亦有言,枕流而漱石。

不可无此意,爱斯淙复峉。

悬崖仲璋琢,其佛四十尺。

松撑云态破,竹迸埒形坼。

盘挐互轇轕,如盖亦如帟。

可以谢栋梁,永此安岩壁。

峰回路转处,化身更千亿。

既不辨异同,谁更分主客。

渫泉得品外,盘陀聊憩息。

轩渠笑陆羽,未遇此真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