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二首(其二)

朱轮华盖事远游,厩无良马乘疲牛。

青丝玉勒金络头,任重道远旁人忧。

奔驰往来历山丘,腾坑投淖摧辕辀。

已压复起行未休,青刍黄粱为君羞。

长路漫漫经九州,场有白驹胡不收。

饥食玉山饮河流,朝秣幽冀莫炎陬。

奔云掣电不少留,仆夫顾之心怀愁。

王良不生谁与谋,哀哉骏骨千金酬。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匹骏马在长途跋涉中的艰辛与无奈。诗人以“朱轮华盖”开篇,象征豪华的出行,却以“厩无良马乘疲牛”转折,揭示了实际境遇的落差。接着,通过“青丝玉勒金络头”的描绘,展现了骏马的尊贵与奢华,但紧接着“任重道远旁人忧”一句,揭示了骏马所承担的沉重负担和外界对其命运的担忧。

“奔驰往来历山丘,腾坑投淖摧辕辀”形象地描绘了骏马在崎岖不平的路上艰难前行的情景,即使遭遇困境,也“已压复起行未休”,表现了骏马坚韧不拔的精神。然而,“青刍黄粱为君羞”一句,暗示了骏马在长途跋涉中得不到应有的照顾和尊重,处境堪忧。

“长路漫漫经九州,场有白驹胡不收”表达了对骏马命运的同情和对未能得到适当保护的遗憾。诗人想象骏马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奔跑,却因某种原因而被束缚或遗弃,这与骏马原本应有的地位形成鲜明对比。

“饥食玉山饮河流,朝秣幽冀莫炎陬”进一步描绘了骏马在不同环境下的生存状态,无论是高山还是河流,无论是寒冷还是炎热,骏马都必须适应并承受。这种描述既体现了骏马的适应能力,也暗含了对骏马命运的悲悯。

最后,“奔云掣电不少留,仆夫顾之心怀愁”强调了骏马在快速移动中无法停留,以及随行人员内心的忧虑。而“王良不生谁与谋,哀哉骏骨千金酬”则表达了对没有合适的驾驭者来妥善安排骏马命运的遗憾,以及对骏骨(比喻骏马)价值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骏马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理想状态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骏马的形象,不仅展现了其在长途跋涉中的艰辛与无奈,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状态的追求。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雪中会饮李倅钧东轩三绝(其二)

雪花如掌堕阶除,剧饮时看卧酒壶。

半夜琼瑶深没膝,欲归迷路肯留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雪中会饮李倅钧东轩三绝(其三)

竹里茅庵雪覆檐,炉香蔼蔼著蒲帘。

欲求初祖安心法,笑我醺然已半酣。

形式: 七言绝句

次韵王巩上元见寄三首(其二)

繁灯厌倦作闲游,行到僧居院院留。

月影随人深有意,车音争陌去如流。

酒消凿落宁论斗,鱼照琉璃定几头。

过眼繁华真一梦,终宵寂寞未应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王巩上元见寄三首(其三)

灯火熏天处处同,暗游应避柏台骢。

高情自放喧阗外,胜事偏多淡泊中。

平日交游徒梦想,留都歌吹忆年丰。

知君未有南来意,归去相从光与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