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饮郑州宋园示管城簿周正叔

二都相去四百里,中有名园属宋家。

古木参天罗剑戟,长藤垂地走龙蛇。

我来游日逢秋杪,君为开筵对晚花。

饮散竹轩微雨后,凌晨归路起栖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两个都城相隔四百里,其中有个名园属于宋家。
古老的树木高耸入云,像排列的剑戟,长藤在地上蜿蜒如龙蛇般爬行。
我游览时正值秋季末尾,你设宴赏花迎接夜晚。
酒席散后,竹林小屋后下起了细雨,清晨归路上,乌鸦开始鸣叫。

注释

二都:指洛阳和长安两个古代都城。
名园:著名的园林。
宋家:此处指宋氏家族拥有这个园林。
古木:年代久远的大树。
参天:高耸入云。
罗剑戟:排列如剑戟状。
长藤:长长的藤蔓。
走龙蛇:形容藤蔓蜿蜒曲折。
秋杪:秋季末尾。
开筵:设宴。
晚花:傍晚或晚上的花朵。
竹轩:竹林小屋。
微雨:小雨。
凌晨:清晨。
归路:回家的路。
栖鸦:归巢的乌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邵雍秋日游览宋家名园的情景。首句"二都相去四百里"点明了距离,接着"中有名园属宋家"引入主题,暗示园子主人的显赫。"古木参天罗剑戟,长藤垂地走龙蛇"运用夸张和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园中树木高大如剑戟,藤蔓低垂如龙蛇,展现了园林的壮观与生机。

诗人游园正值秋季末尾,"我来游日逢秋杪,君为开筵对晚花"写出了友人设宴款待的温馨场景,晚花增添了秋日的凄美。宴后,"饮散竹轩微雨后",营造出宁静而湿润的氛围,给人以闲适之感。最后,"凌晨归路起栖鸦"以归途上乌鸦的啼叫收尾,既写出时间的推移,也寓含了淡淡的离别之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诗意的语言,展现了宋园的风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秋日登崇德阁二首(其二)

一百年来号太平,当初仍患不丁宁。

京都尚有汉唐气,宫阙犹虚霸王形。

烟外乱峰才隐约,霜馀红树半凋零。

樽中有酒难成醉,旋被西风吹又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秋日登崇德阁二首(其一)

无限高贤抑壮图,登临不用起长吁。

山川千古战争后,冠剑百年零落馀。

浪把功名为己任,那知富贵岂人谟。

丹青曲尽世间妙,写得凭栏意思无。

形式: 七言律诗

秋尽吟

数日之间秋遂尽,百思无以慰蹉跎。

园林正好爱不彻,草木已黄情奈何。

虽老筋骸行尚健,尽高台榭望仍多。

终朝把酒未成醉,又欲临风一浩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秋阁吟

秋阁一凭栏,人心何悄然。

乾坤今岁月,唐汉旧山川。

淡泊霜前日,萧疏雨后天。

丹青空妙手,此意有谁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