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登崇德阁二首(其二)

一百年来号太平,当初仍患不丁宁。

京都尚有汉唐气,宫阙犹虚霸王形。

烟外乱峰才隐约,霜馀红树半凋零。

樽中有酒难成醉,旋被西风吹又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百年来国泰民安,起初还是有些不安定。
首都保留着汉唐遗风,宫殿空缺未见王者雄姿。
远处山峰在烟雾中若隐若现,经霜后红叶多半凋零。
杯中虽有酒却难以让我沉醉,转眼又被西风吹散清醒。

注释

百年来:形容时间长久。
号太平:国泰民安。
仍患:仍然有。
不丁宁:不安定。
京都:首都。
尚有:仍有。
汉唐气:汉唐时期的风貌。
宫阙:宫殿。
犹虚:仍然空缺。
霸王形:王者的雄伟形象。
烟外:远处。
乱峰:杂乱的山峰。
隐约:若隐若现。
霜馀:经霜后。
红树:红叶。
半凋零:多半凋落。
樽中:酒杯中。
难成醉:难以使我醉倒。
旋被:随即被。
西风:秋风。
吹又醒:吹散了我的醉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秋日登崇德阁二首(其二)》。诗中,作者以百年太平为背景,描绘了虽表面繁荣但隐含忧虑的社会景象。首句“一百年来号太平”表达了对盛世的赞美,然而紧接着的“当初仍患不丁宁”则揭示出即使在和平时期,也存在着隐忧和不安。

诗人进一步通过历史的视角,将视线投向京都:“京都尚有汉唐气”,暗示着城市风貌还保留着古代雄浑的气息;然而,“宫阙犹虚霸王形”则暗示着这些辉煌背后,似乎缺少了开疆拓土、雄霸天下的英雄气概。

接下来的两句“烟外乱峰才隐约,霜馀红树半凋零”,描绘了远处山峰在烟雾中的朦胧景象,以及秋霜过后,红叶半凋的凄凉景色,寓示着世事变迁和自然的无常。

最后,诗人借酒浇愁,却无法真正忘怀:“樽中有酒难成醉,旋被西风吹又醒。”这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醒与无奈,即使有酒,也无法掩盖心中的忧虑,只能任凭西风一次次吹散醉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深沉的历史感慨和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盛世背后潜在问题的思考,以及个人在其中的孤独与清醒。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秋日登崇德阁二首(其一)

无限高贤抑壮图,登临不用起长吁。

山川千古战争后,冠剑百年零落馀。

浪把功名为己任,那知富贵岂人谟。

丹青曲尽世间妙,写得凭栏意思无。

形式: 七言律诗

秋尽吟

数日之间秋遂尽,百思无以慰蹉跎。

园林正好爱不彻,草木已黄情奈何。

虽老筋骸行尚健,尽高台榭望仍多。

终朝把酒未成醉,又欲临风一浩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秋阁吟

秋阁一凭栏,人心何悄然。

乾坤今岁月,唐汉旧山川。

淡泊霜前日,萧疏雨后天。

丹青空妙手,此意有谁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秋暮西轩

绕栏种菊一齐芳,户牖轩窗总是香。

得意不能无兴咏,乐时况复遇丰穰。

深秋景物随宜好,向老筋骸粗且康。

饮罢何妨更登眺,烂霞堆里有斜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