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白处士

莘野居何定,浮生知是谁。

衣衫同野叟,指趣似禅师。

白发应无也,丹砂久服之。

仍闻创行计,春暖向峨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在莘野居住何处能确定,浮沉人海中谁能知我是谁。
穿着与乡间老翁一样朴素,兴趣爱好仿佛参禅的高僧。
应当没有烦恼以致白发苍苍,因久服丹砂寻求仙道养生。
仍听说他在规划新的行程,待到春暖花开时向峨嵋山行进。

注释

莘野:古代贤者许由隐居的地方,这里泛指隐居之地。
居何定:居住的地方不固定,引申为生活状态不稳定。
浮生知是谁: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中谁知道我是哪一个。
衣衫:衣服,这里指穿着打扮。
野叟:乡下的老翁,指平凡的乡村老人。
指趣:兴趣、爱好,这里特指生活情趣。
禅师:修行佛法的高僧,此处比喻超脱世俗。
白发:白色的头发,常用来象征年老或忧愁。
应无也:应该没有,表示一种推测或期望的状态。
丹砂:朱砂,古代认为久服可以延年益寿甚至成仙。
久服之:长期服用,指追求长生不老的方法。
仍闻:仍然听说,表明信息的来源是听别人说的。
创行计:创新或开始计划旅行的打算。
春暖:春天温暖的时候。
向峨嵋:向着峨嵋山去,峨嵋山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这里可能寓意着心灵的归宿或修行之旅。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浮生世事的超然态度。开篇“莘野居何定,浮生知是谁”两句,通过设问的方式,表现出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渴望以及对于红尘俗世的淡泊。

接着,“衣衫同野叟,指趣似禅师”两句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界中与农夫为伍,生活简单而充满禅意。这里的“野叟”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融入自然的愿望,而“指趣似禅师”则透露出诗人追求心灵宁静和超脱世俗的心境。

“白发应无也,丹砂久服之”两句表明诗人对于生命流逝和修炼丹药以求长生的态度。这里的“白发”象征着时光的流逝,而“丹砂”则是道教追求长生不老的象征。诗人通过这两句传达了对自然规律的顺应以及对于生命本质的洞察。

最后,“仍闻创行计,春暖向峨嵋”两句表达了诗人即使在归隐生活中,也无法完全脱离世俗之事,但他依然选择在温暖的春天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这里的“创行计”暗示着外界的纷扰,而“春暖向峨嵋”则是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享受和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憧憬,对世俗尘事的超然,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思考。语言简洁自然,意境淡远,充满了浓郁的田园诗意趣和深邃的人生哲理。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赠仰上人

避地依真境,安閒似旧溪。

干戈百里外,泉石乱峰西。

草瑞香难歇,松灵盖尽低。

寻应报休马,瓶锡向南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赠刘五经

往年长白山,发愤忍饥寒。

埽叶雪霜湿,读书唇齿乾。

群经通讲解,八十尚轻安。

今日江南寺,相逢话世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赠孙生

见君诗自别,君是继诗人。

道出千途外,功争一字新。

寂寥中影迹,霜雪里精神。

待折东堂桂,归来更苦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赠李明府

名家宰名邑,将谓屈锋铓。

直是难苏俗,能消不下堂。

冰痕生砚水,柳影透琴床。

何必称潇洒,独为诗酒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