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秬酴醾

夭红琐碎竞春娇,后出何妨便夺标。

云鹤嬉晴来万只,玉龙惊震上千条。

蓐收晃荡风前仗,萼绿飘翩月下绡。

曾向琼林亭畔见,天涯相遇一魂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鲜艳的花朵零散争艳春天的娇媚,后来者也不妨立即夺得头筹。
成千上万的云鹤在晴空中嬉戏,仿佛玉龙被惊动,飞舞如千百条白练。
秋神蓐收在风中摇曳,犹如手持长杖,而月下的绿色植物随风飘动,如同薄纱。
我曾在琼林亭边见过这样的景象,如今在遥远的地方重逢,令我心魂俱醉。

注释

夭红:鲜艳的花朵。
琐碎:零散。
竞春娇:争艳春天。
后出:后来者。
便夺标:立即夺得头筹。
云鹤:云中的仙鹤。
嬉晴:在晴空嬉戏。
玉龙:比喻洁白的飞鸟或瀑布。
惊震:被惊动。
上千条:成千上万。
蓐收:古代神话中的秋神。
晃荡:摇曳。
风前仗:风中摇摆的姿态。
萼绿:绿色的花萼。
月下绡:月光下的薄纱。
琼林亭:传说中的仙境。
天涯:遥远的地方。
一魂销:心魂俱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次韵李秬酴醾》。诗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酴醾花盛开的场景。"夭红琐碎竞春娇"形象地写出花朵娇艳欲滴,繁多如锦的景象,展现出春天的生机勃勃。"后出何妨便夺标"则寓言性地表达了新花虽晚开,但以其美丽夺人眼目的特点,暗示了生命的不拘一格和自然的竞争。

"云鹤嬉晴来万只,玉龙惊震上千条"运用了比喻,将花开的动态比作云鹤在晴空嬉戏,玉龙因惊动而起舞,生动描绘了花海翻腾的壮观画面。"蓐收晃荡风前仗,萼绿飘翩月下绡"进一步描绘了花瓣随风摇曳,如同仙子的轻纱在月光下飘动,营造出如梦如幻的意境。

最后两句"曾向琼林亭畔见,天涯相遇一魂销"表达了诗人对酴醾花的深深喜爱,仿佛在琼林仙境中重逢,令人心醉神迷。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酴醾花的魅力,也寄寓了诗人的情感与感慨。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杜天达见寄

冷屋寒舟两处怀,一封归信隔年开。

愁容顿与河冰泮,佳思先随岸柳来。

射雉便甘忘我矢,画蛇何怪夺君杯。

端知雪里清吟好,未减山阴兴尽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苏中丞喜文潜病间

携筇过子约朝朝,况是门无百步遥。

午卧檐曦茶可煮,夜谈窗霰栗堪烧。

范鱼何用惊生釜,郑鹿应知梦覆蕉。

试作文殊问居士,从今一饭久如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次韵苏注承议天钵元长老像前捻香

萧然方丈病仪成,蓑笠忘来一境清。

应作是观宁有相,实无得度即非情。

日当居士行时午,月在生公讲处明。

能识微言只夫子,可怜惟我最初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和求仁不赴照碧堂会呈无愧之作

政成欢诵沸田莱,留钥雍容更上才。

缭郭平湖从昔好,倚天朱槛为谁开。

曳裾况是他年旧,倒载何妨尽日陪。

自有登高能赋客,可容清坐咏南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