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喜官军狼山破贼》是明代诗人徐问的作品,通过雄浑的笔触描绘了战争的激烈与胜利的喜悦。
首句“丈夫本意重横行”,开篇即以豪迈之气展现男儿志向,强调了勇往直前的决心。接着“况复东南剑戟鸣”一句,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紧张氛围,暗示东南地区战事频发。
“落日城头寒角起,秋风叶落阵云横”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肃杀而壮丽的战争场景。落日余晖映照在城头上,寒角声声,秋风吹过,落叶纷飞,与远处横亘的战云相映成趣,既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也蕴含着壮美的诗意。
“潢池莫道多豺虎,范老从来富甲兵”两句,借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军队实力和将领才能的自信。这里提到的“潢池”典故,原指东汉时期王莽篡位时的叛乱,此处暗喻东南地区的战事;“范老”则可能是指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范蠡,暗示军队的指挥者同样具备卓越的军事才能。
最后,“一夜天狼荡妖气,羽书先奏大江平”两句,直接点明了战争的结果——敌军被击败,战事得以平息。其中“天狼”常用来比喻敌人或邪恶势力,“妖气”象征着混乱与不安,而“大江平”则预示着和平与安宁的到来。这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胜利的喜悦,也寄托了对国家安定的深深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生动描绘和对胜利的热烈歌颂,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正义事业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