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圆塘绿水平,鱼跃紫莼生。
要路贫无力,深村老退耕。
犊随原草远,蛙傍堑篱鸣。
拨棹茶川去,初逢谷雨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与农村生活的画面。开篇“圆塘绿水平,鱼跃紫莼生”写出了一个宁静美丽的水乡景色,其中“圆塘”指的是池塘四周长满了草木,“绿水平”则形容水面的平静和绿意。“鱼跃紫莼生”表现出水中的生命力,鱼儿在水面上跳跃,而紫莲(即荷花)也在此时绽放。
接下来的“要路贫无力,深村老退耕”则转换了场景,从自然美景转向了农民的艰辛生活。“要路”可能是指乡间的小道,“贫无力”说明了诗人对当地农民困苦处境的同情。而“深村老退耕”则描绘出了年迈的农夫在深山里的田野中放下锄头,休息劳作的情景。
以下几句“犊随原草远,蛙傍堑篱鸣。拨棹茶川去,初逢谷雨晴”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犊随原草远”可能是指牛羊在广阔的原野上自由放牧,而“蛙傍堑篱鸣”则捕捉到了小虫鸣叫的声音,增加了一种生动的感觉。最后,“拨棹茶川去,初逢谷雨晴”中,“拨棹”可能是指划开船只,继续行进,而“茶川去”则让人联想到诗人可能前往的是一个产茶的地方。而“初逢谷雨晴”则表达了诗人遇见了山谷中的雨后晴朗景象。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农村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深切理解和同情,以及他对大自然之美的敏锐感知。
不详
移桧托禅子,携家上赤城。
拂琴天籁寂,欹枕海涛生。
云白寒峰晚,鸟歌春谷晴。
又闻求桂楫,载月十洲行。
高卧白云乡,崖泉对阁凉。
守贫无属道,多病数求方。
耕犊惊雷毙,寒芜入圃荒。
如何帝未梦,吟苦顶铺霜。
吟高鄙俗流,傲逸访巢由。
古寺寻僧饭,寒岩衣鹿裘。
园桃山鼠啮,崖蜜猎人偷。
遂这个清性,浮生不苟求。
圭灶先知晓,盆池别见天。
云穿捣药屋,雪压钓鱼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