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移桧托禅子,携家上赤城。
拂琴天籁寂,欹枕海涛生。
云白寒峰晚,鸟歌春谷晴。
又闻求桂楫,载月十洲行。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携家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寄托的景象。开篇“移桧托禅子,携家上赤城”两句,以简洁明了的手法勾勒出隐逸之人的生活状态和选择,将家搬到高山之巅,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自由。
接下来的“拂琴天籁寂,欹枕海涛生”展示了一种艺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隐者在高山之上拂尘琴弦,与天地间的微妙声音相应,枕着如海涛般汹涌澎湃的水声入眠,这里体现了诗人对音乐与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
“云白寒峰晚,鸟歌春谷晴”两句,则捕捉了一天之中由暮至晨的转换。山峰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洁白,隐者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夜晚,而清晨时分,山谷间传来鸟儿的歌唱,这是对自然界生命活力的一种赞美。
最后,“又闻求桂楫,载月十洲行”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世、追寻高洁理想的向往。桂楫在古代文化中象征着清高脱俗,而“载月十洲行”则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似乎隐者不仅要摆脱物质世界,更是要驾驭月亮,穿梭于仙界般的地方。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以隐逸之人的眼光观照自然,抒写了对生命、艺术与自然的高度融合和精神追求。
不详
高卧白云乡,崖泉对阁凉。
守贫无属道,多病数求方。
耕犊惊雷毙,寒芜入圃荒。
如何帝未梦,吟苦顶铺霜。
吟高鄙俗流,傲逸访巢由。
古寺寻僧饭,寒岩衣鹿裘。
园桃山鼠啮,崖蜜猎人偷。
遂这个清性,浮生不苟求。
圭灶先知晓,盆池别见天。
云穿捣药屋,雪压钓鱼舟。
杨氏为我;尤物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