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其八)

岁暮景气乾,秋风兵甲声。

织织劳无衣,喓喓徒自鸣。

商声耸中夜,蹇支废前行。

青发如秋园,一剪不复生。

少年如饿花,瞥见不复明。

君子山岳定,小人丝毫争。

多争多无寿,天道戒其盈。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年终时节气候干涸,秋风吹过仿佛战鼓擂响。
人们忙碌却衣不蔽体,昆虫鸣叫却无人理睬。
商音在深夜中回荡,艰难的步伐无法前进。
青丝如秋日荒园,一旦剪落不再生长。
青春如饥渴之花,一旦瞥见便不再明亮。
君子如山岳稳固,小人则为毫厘之争而困扰。
纷争太多往往寿命短,天道告诫我们不可满溢。

注释

岁暮:年终时节。
景气:气候。
乾:干涸。
秋风:秋日之风。
兵甲声:战鼓声。
织织:勤劳的人们。
劳无衣:衣不蔽体。
喓喓:虫鸣声。
徒自鸣:无人理睬。
商声:古代五音之一,象征悲伤。
中夜:深夜。
蹇支:艰难的步伐。
废前行:无法前进。
青发:黑发。
秋园:荒芜的园林。
瞥见:短暂看见。
不复明:不再明亮。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山岳定:稳固如山。
小人:品行低劣的人。
丝毫争:毫厘之争。
多争:多有纷争。
无寿:寿命短。
戒其盈:告诫不要满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而又充满忧虑的秋末景象。"岁暮景气乾,秋风兵甲声"两句表明年关将至,自然界的气候已经变得干燥,而秋天的风带着一种兵器相碰的声音,营造出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氛围。

接下来的"织织劳无衣,喓喓徒自鸣"表现了人民的贫困和悲哀。织布的声音和鸟儿的鸣叫都是孤独而无力的声音,没有人穿的衣物,也没有人的回应,只有自己在空寂中发声。

"商声耸中夜,蹇支废前行"则描绘了夜晚商旅的喧哗声和因困难而放弃前进的样子。这里的“商声”可能指的是商人的声音,或者是行商在路上所发出的声音,而“蹇支废前行”则形象地表现了人们因为种种艰难困苦而不得不停止前进。

"青发如秋园,一剪不复生。少年如饿花,瞥见不复明"这两句通过青发与秋园的比喻,表达了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一旦时光流逝,就像剪去的头发一样,不可能再长出来。而年轻的美好如同饥饿中的花朵,一旦错过便不再有机会重新欣赏。

最后,"君子山岳定,小人丝毫争。多争多无寿,天道戒其盈"这几句诗则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态度的看法。君子如同巍峨的山岳,立身处世坚定不移;而小人却在细微之末争斗不休。这种过度的争斗只会导致短寿,天道警示人们不要贪图过多,因为物极必反。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象和人的悲哀的描写,以及对生命无常和人生态度的思考,展现了作者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他对于自然规律和天道的崇敬。

收录诗词(499)

孟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字:东野
  • 籍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 生卒年:751~814

相关古诗词

秋怀(其九)

冷露多瘁索,枯风晓吹嘘。

秋深月清苦,虫老声粗疏。

赪珠枝累累,芳金蔓舒舒。

草木亦趣时,寒荣似春馀。

悲彼零落生,与我心何如。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秋怀(其十)

老人朝夕异,生死每日中。

坐随一啜安,卧与万景空。

视短不到门,听涩讵逐风。

还如刻削形,免有纤悉聪。

浪浪谢初始,皎皎幸归终。

孤隔文章友,亲密蒿莱翁。

岁绿闵以黄,秋节迸又穷。

四时既相迫,万虑自然丛。

南逸浩淼际,北贫硗确中。

曩怀沈遥江,衰思结秋嵩。

锄食难满腹,叶衣多丑躬。

尘缕不自整,古吟将谁通。

幽竹啸鬼神,楚铁生虬龙。

志士多异感,运郁由邪衷。

常思书破衣,至死教初童。

习乐莫习声,习声多顽聋。

明明胸中言,愿写为高崇。

形式: 古风

秋怀(其十一)

幽苦日日甚,老力步步微。

常恐暂下床,至门不复归。

饥者重一食,寒者重一衣。

泛广岂无涘,恣行亦有随。

语中失次第,身外生疮痍。

桂蠹既潜朽,桂花损贞姿。

詈言一失香,千古闻臭词。

将死始前悔,前悔不可追。

哀哉轻薄行,终日与驷驰。

形式: 古风

秋怀(其十二)

流运闪欲尽,枯折皆相号。

棘枝风哭酸,桐叶霜颜高。

老虫乾铁鸣,惊兽孤玉咆。

商气洗声瘦,晚阴驱景劳。

集耳不可遏,噎神不可逃。

蹇行散馀郁,幽坐谁与曹。

抽壮无一线,剪怀盈千刀。

清诗既名朓,金菊亦姓陶。

收拾昔所弃,咨嗟今比毛。

幽幽岁晏言,零落不可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