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顺阳

浮云作晓阴,未放寒日光。

平冈连县郭,草树郁苍苍。

清溪贯其中,可以一苇航。

西流合汉沔,水外山微茫。

红叶明碧林,下有寒菊芳。

蜂蝶纷已去,无风徒自香。

我欲寄所思,远在天一方。

安得千里足,宽余九回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清晨的浮云遮蔽了阳光,还未让寒冷的日光照进来。
平坦的山坡连接着县城的城墙,草木茂盛一片翠绿。
清澈的小溪从中流过,可以乘一叶苇筏漂流。
小溪向西汇入汉水和沔水,水边的山峦若隐若现。
红色的枫叶照亮了碧绿的树林,下面有散发着寒露香气的菊花。
蜜蜂和蝴蝶已经离去,只有花香在寂静中飘荡。
我想寄托我的思念,但思念的对象远在天边。
怎样才能得到千里马,让我能宽慰这绵长的愁肠。

注释

浮云:早晨的云层。
寒日:寒冷的阳光。
平冈:平坦的山坡。
县郭:县城的城墙。
清溪:清澈的小溪。
一苇航:乘苇筏漂流。
汉沔:汉水和沔水。
微茫:模糊不清。
红叶:红色的枫叶。
寒菊:秋菊。
蜂蝶:蜜蜂和蝴蝶。
徒自香:独自散发香气。
所思:思念的人。
天一方:远方。
千里足:千里马。
九回肠:形容愁肠百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江南的景象。开篇“浮云作晓阴,未放寒日光”两句,通过对云和阳光的描写,营造出一个微寒而又略带期待的早晨氛围。紧接着,“平冈连县郭,草树郁苍苍”一段,展示了诗人眼中的自然景色,其中“平冈”与“连县郭”构成了一种开阔的视野,而“草树郁苍苍”的生动形象,则传达出一种生命力旺盛的氛围。

接下来的“清溪贯其中,可以一苇航”表明了水流的存在,并且通过“可以一苇航”,突出了河流平静而可通航行。再往后,“西流合汉沔,水外山微茫”则描绘出了一幅江水汇入大河,两岸山色渐远的画面。

最后三句“红叶明碧林,下有寒菊芳。蜂蝶纷已去,无风徒自香。”展现了秋季树木的红叶与地上的寒菊,并且通过无风而散发的花香,传达出一种淡雅的情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赏。

整首诗不仅描写了景色,还表达了诗人想要远寄思念却又感到距离遥远的心情。尤其是在最后两句“我欲寄所思,远在天一方。安得千里足,宽余九回肠。”中,诗人通过对“千里足”和“九回肠”的设问,表达了内心的渴望和无奈,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这首诗不仅有美丽的景色描绘,更有深刻的人生思考。

收录诗词(662)

张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字:巨山
  •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 生卒年:1096—1184

相关古诗词

去年十一月十二日致宏如秦州仆饯之馀口复到生口作别明年六月十二日仆自竹山避地溯流上馀口道由生口复经分手之地感时书事奉寄致宏时建炎四年也

忆昔游河梁,对床三夜语。

平生慷慨心,远别颜亦苦。

朔风黄叶深,尚记驱车去。

君行已映林,我首犹屡顾。

重经分手地,物色宛如许。

怀人感河山,抚节惊寒暑。

别来世事多,琐细不足数。

惟有绿林徒,跳梁犹若故。

汉南十二州,一半为盗据。

向之西来师,猛鸷类熊虎。

从以万马群,旌旃蔽村坞。

惟知口打贼,未辨狸搏鼠。

徵求徒浚民,万分一无补。

空令贫者毙,复使富室窭。

去年粟如金,艰食古未睹。

今春濒汉州,秋种不入土。

如何十万师,不办一朝贮。

传闻许汝郊,平民尽俘掳。

秋高马首南,跬足仰谁禦。

栖山无定居,处邑复多惧。

无资忧殍踣,有粟畏攘取。

怀安昔所戒,随众谋远举。

第恐向他州,未保终安堵。

悠悠四海间,托身定何所。

忧来如鼎燋,意乱若棼缕。

君家聚族多,巢幕多风雨。

胡为事远游,遄归莫容与。

形式: 古风

四月十一日游湖上作

馀花送春暮,群绿迎夏初。

清晨出郡郭,溪山含雨濡。

宿霭昏近麓,初阳滟平湖。

空明映山树,澹淡浮青芜。

亭亭天际峰,微茫如有无。

纵棹水波阔,叩舷幽意抒。

白鸟若娱人,尽日鸣菰蒲。

举酒一相嘱,岸巾清啸馀。

佳游虽浩荡,离念终郁纡。

寄与北来客,赏心良自诬。

形式: 古风

四月旦大雨昼夜不止者两日微水一夕暴涨

山木绿阴暗,骇云当昼繁。

惊风乍掩冉,积雨连荒村。

映岫若银竹,泻涧如翻盆。

悬霤遂及旦,暗空还至昏。

长川怒方蓄,浊浪正崩奔。

暂见没岸草,已复侵山樊。

冲波激远屿,聚沫旋林根。

劈箭摇定目,殷雷惊客魂。

俄吞众濑没,瀺灂成奫沦。

波神信雄桀,灏漾方无垠。

傥不究其源,岂辩河渎尊。

朝盈暮已竭,暂满安足论。

明旦立沙尾,若带青沄沄。

形式: 古风

归仁县石堠

县废不知年,无人问遗址。

石堠犹路傍,故物应唯此。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