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仁县石堠

县废不知年,无人问遗址。

石堠犹路傍,故物应唯此。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

翻译

县邑荒废已无从知晓年代,
昔日遗迹无人过问探访。

注释

县废:县邑荒废。
不知年:无从知晓年代。
无人:无人。
问:探访。
遗址:昔日遗迹。
石堠:石头堆砌的界标。
犹:仍然。
路傍:路边。
故物:旧物,遗迹。
应唯此:大概只有这个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废弃与荒凉的景象,通过对古迹的描述,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历史沧桑的主题。诗人以"县废不知年"开篇,直接点明了一个被遗忘的古老县城,时间久远到无法追溯,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悠长。紧接着"无人问遗址"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荒凉感,表现出人们对过往的忽略和遗忘。

接下来的两句"石堠犹路傍,故物应唯此"中,“石堠”指的是古代用于标记路程或边界的石碑,这里“犹路傍”意味着这些石碑依然如旧,静静地立在路旁。它不仅是物理上的存在,更是历史的见证和时间的印记。而"故物应唯此"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事物的留恋与珍视之情,认为这些遗迹才是真正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文遗存的描写,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沉重,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过往的眷恋与怀旧之情。

收录诗词(662)

张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字:巨山
  •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 生卒年:1096—1184

相关古诗词

立春后一日偶书

薄暮春风恶,黄尘涨远山。

冥冥林霭变,冉冉鸟飞还。

作客信多畏,依人足强颜。

飘扬它日意,回首鬓毛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仲冬冬至后

仲冬冬至后,春从九地回。

去年逢春在此寺,今年复向此寺逢。

春来春去无复见花草,但有东风刮地如惊雷。

人生七十能几时,四度逢春祇在斯。

祠官不复更递代,直若仓庾氏,久任无年期。

大农赋禄随官品,丰俭由来皆有分。

空尽天年在世间,饥饱死生皆不问。

癃老非才固应尔,豪俊当年亦为此。

谓非贬谪实累囚,谓是归田犹禄仕。

忆昔汉唐与本朝,咸有自新及起废。

如今岂无大眚及溥天,不在他时洒心例。

人生如寓年年老,岁岁彫零人渐少。

莫嫌四见魏唐春,尚得逢春到华皓。

祠官之设自何时,闻是元丰宰相之所为。

欲摈老成皆不用,托于优假创斯规。

当时弊政出一切,岂谓疮疣后世遗。

专宠持权事虽巧,荣华宁得多时好。

君不见金陵零落故相家,一如寂寞韶阳庙。

形式: 古风

兴州道中遇雨

非干秋色苦,客意自萧条。

谷口玄云恶,关门白露高。

泥涂连远驿,寒雨暗长郊。

谁念征衣薄,西风方怒号。

形式: 五言律诗

再经蒲溪往年避地处

淹流既失策,贼至甘远屏。

往岁忆曾游,径路犹可省。

今来冬向除,昔至夏方永。

山寒竹树疏,岁阴云雾冷。

破屋今已无,荒筠蔓枯颖。

昔人安在哉,经过涕垂领。

形式: 古风 押[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