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友人小轩

簪组岂为累,悠然尘事微。

看山心自适,闭户客来稀。

流水三吴大,清霜众卉腓。

何由纳芒履,一为款荆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官场琐事不再是负担,心中悠然面对尘世琐碎。
欣赏山景让人心情舒畅,家中少有访客,门常关着。
三吴之地的流水宽广,寒霜下花草凋零。
如何才能脱下官鞋,亲自拜访那简朴的柴扉。

注释

簪组:古代官员的冠饰和佩带,代指官场。
累:负担。
悠然:悠闲自在的样子。
尘事:世俗之事。
看山:观赏山水。
自适:自我满足,舒适。
闭户:关门在家。
客来稀:来访的客人很少。
流水三吴大:形容三吴地区的江河湖水广阔。
清霜:寒冷的霜冻。
众卉腓:众多花草因霜冻而枯萎。
卉:花草。
芒履:草鞋,象征简朴生活。
款荆扉:敲打简陋的柴门,表示亲切访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隐逸山林的生活情趣。"簪组岂为累,悠然尘事微"表达了诗人对名利尘世的淡泊,不再为俗务所累。"看山心自适,闭户客来稀"则是说诗人通过观赏自然之美,而达到心灵的自在,门庭若市之客也变得稀少。

"流水三吴大,清霜众卉腓"中的“三吴”指的是古时长江下游一带的地区,这里用以形容水势之大,"清霜"则描绘了秋天早晨清凉露水的景象。"流水三吴大"和"清霜众卉腓"两句,共同构建了一幅生机勃勃又清新脱俗的自然画卷。

"何由纳芒履,一为款荆扉"中,“何由”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世的渴望,“纳芒履”则是隐居生活的一种象征,意指悠然自得地走在山林间的小路上。最后一句“一为款荆扉”,"荆扉"常用来比喻简陋的门户,这里诗人愿意像对待朋友那样,对待这简单的隐居之所,表达了一种深切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淡泊名利、寄情山水和渴望隐逸生活等主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收录诗词(662)

张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字:巨山
  •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 生卒年:1096—1184

相关古诗词

寄题江月亭

暮气集江县,斯亭发兴深。

凭栏看巴水,见月过东岑。

浅濑金蛇动,澄潭白璧沉。

天边未归客,折尽此时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寄题清孝庵

龙山几世阅兴衰,依旧春江拍岸来。

当代衣冠今寂寞,百年丘陇自崔嵬。

檐经白日馀僧定,路暗青松仍劫灰。

事去节阑春草积,乘高一望独迟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望微水

平原莽苍浮轻霭,白昼柴门亦自扃。

篱外水波光灭没,林边山岫远青冥。

如何隐几终朝看,不及寒窗静夜听。

听水看山朝复暮,那知白发渐星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望瞿塘峡

万古瞿塘峡,犹存禹凿痕。

岷峨驱众水,滟滪没孤根。

云黑树含雨,祠荒鸦噪昏。

悲凉瀼西地,三叹相营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