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安玉虚观南轩感事二首(其一)

樨梧殖岁首,擢起青琅玕。

其叶大如掌,其阴匀若摊。

弱干寻丈展,气已风云干。

期之四五载,定足容栖鸾。

我老无定居,僦屋蜗螺跧。

平生辋川宅,面势胸中盘。

何当遂诛茆,规庭十步宽。

非无松柏坚,未易苍龙抟。

种此南窗下,醉眠风雨寒。

形式: 古风

翻译

桂花在年初繁茂生长,展现出青翠的琅玕景象。
它的叶子大得像手掌,树荫均匀分布如同摊开的扇子。
细弱的枝干迅速伸展到丈余长,气势已能与风云争辉。
期待它生长四五年,足够容纳高贵的凤凰栖息。
我年老无定所,只能租屋蜗居蜷缩。
一生梦想拥有辋川那样的宅院,景色在我心中盘旋。
何时能实现这个愿望,庭院宽阔只种竹子。
并非没有坚韧的松柏,只是不易如苍龙般挺拔。
我计划在南窗下种植竹子,即使风雨寒冷也能醉眠其中。

注释

樨梧:桂花。
岁首:年初。
琅玕:形容青翠的美玉。
寻丈:寻找丈量,形容枝干增长。
栖鸾:比喻高贵的凤凰。
僦屋:租赁房屋。
辋川宅:指王维的辋川别业。
诛茆:砍伐竹子。
规庭:规划庭院。
松柏坚:象征坚韧不屈。
苍龙:古人常以龙比喻高大的树木。
南窗:南方窗户,寓意温暖明亮。
风雨寒:形容生活环境的艰难。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怀的诗句,充满了对居住环境的向往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开篇“樨梧殖岁首,擢起青琅玕”两句,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一种生长旺盛、茂密的植物景象,而后文“其叶大如掌, 其阴匀若摊”则细致地描绘了这株植物的枝叶和树荫,给人以庇护与凉爽之感。

接着,“弱干寻丈展,气已风云干”两句,诗人通过对树干的描述,表现出一种力量与坚韧,同时也隐含着时间流逝和自然界的变化。下文“期之四五载,定足容栖鸾”则是诗人对未来某种美好生活状态的期待和向往。

然而,“我老无定居,僦屋蜗螺跧”两句,却又带出了一种流离失所、无处安身的情怀。紧接着“平生辋川宅,面势胸中盘”则是诗人对过去美好生活场景的回忆和怀念。

在最后几句,“何当遂诛茆,规庭十步宽。非无松柏坚,未易苍龙抟。种此南窗下,醉眠风雨寒”中,诗人表达了对理想居所的渴望和追求,同时也表现出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安宁与平静的愿景。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写实,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怀和深沉的哲思。

收录诗词(7)

杜柬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云安玉虚观南轩感事偶书五首(其三)

嗟余何不辰,备极生人凶。

偶全摺胁范,屡脱南冠钟。

再醮亦何为,孙枝发枯桐。

鬼犹果求食,宁吐杀与丰。

两儿如我长,无田学圃农。

郑忽敢辞昏,冗食哀我翁。

兹外尚难言,二女累桥公。

荆笄嫁不售,谁论德与容。

幼也抱奇疾,此岁日尪癃。

亦既就膏肓,二竖不可攻。

而我事奔走,过家如狂风。

岂无旬浃留,奈此旦夕暮。

吞酸一执手,掣去如飞蓬。

心知不再见,衰泪纷无从。

书来报哀讣,赍恨归亡穷。

莫闻忍死言,藁葬青莲宫。

为父我安忍,为儿汝何逢。

兴言一及此,镞刃戕心胸。

形式: 古风

云安玉虚观南轩感事偶书五首(其一)

二仪鼓炉鞴,四山塞气烟。

岂惟草木焦,坐恐土石然。

巴峡再不登,逡巡又无年。

流殍竟何归,卒死填沟渊。

哆吻魏佛狸,积粟窥淮堧。

侥倖一水旱,乘饥扰吾边。

小人不及夕,妄忧杞国天。

敢谓赫赫楚,而无蔿贾贤。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云安玉虚观南轩感事偶书五首(其二)

古观久荒凉,寂然外人境。

草木既蓁芜,风雨亦颓陨。

我来一粪除,地净窗为冂。

晨光散桐阴,夕照落柏影。

置以六尺床,度此三伏永。

终朝餍清凉,半夜或凄冷。

客至共浮瓜,睡馀独煮茗。

遥闻斗筲儿,争夺沸蛙黾。

街头米十千,旱井费縻绠。

对我脱粟盘,徐餐休祝鲠。

形式: 古风

至自云安题净戒院二首(其二)

麦芒焦,桑椹紫,田家夫妇忙欲死。

蚕入簇,麦登场,夫妇饱煖孰可当。

道旁书生空有妇,不蚕而衣真汝负。

功名富贵老不来,书剑风尘一生误。

何时郎买百株桑,身耕妇织策最良。

董生莫厌徵租吏,苏子无由黑貂弊。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