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陆宪元

陆子处乎顺,虽穷志愈刚。

剑埋金不蚀,圭折玉犹方。

古意閒中见,浮名静外忘。

行藏吾自得,可笑接舆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陆子顺应时势,即使身处困境,志向更加坚定。
他的剑深藏不露,即使历经岁月也不会生锈,他的圭玉虽然折断,但仍保持其方正。
古人的意蕴在闲适中显现,浮华的名声在宁静中被遗忘。
行动与隐退,我自有把握,对于接舆那样的狂放行为,我感到好笑。

注释

陆子:指代某位名叫陆的人。
顺:顺应时势。
穷:困境。
志:志向。
愈:更加。
剑:象征坚韧或才华。
埋:隐藏。
金:比喻珍贵的东西。
蚀:腐蚀。
圭:古代贵重的玉器。
折:折断。
玉犹方:玉仍保持其正直。
古意:古代的思想或风格。
閒中见:在闲暇中体现。
浮名:表面的名声。
静外忘:在宁静中忘却。
行藏:行动和隐退。
吾自得:我自有心得。
接舆:接舆是古代隐士,这里可能指代狂放不羁的人。
狂:狂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獬所作的《寄陆宪元》,主要表达了对友人陆宪元的赞扬和对其人生态度的理解。首句“陆子处乎顺”赞扬陆宪元顺应自然,即使身处困境,其志向反而更加坚定。接下来的“剑埋金不蚀,圭折玉犹方”运用比喻,赞美陆宪元的品格如宝剑藏于金中而不改其锐利,如玉圭虽折仍保持其方正,显示出他的坚韧和高尚情操。

“古意閒中见”表达了陆宪元在闲淡生活中展现出古人的深沉意蕴,而“浮名静外忘”则称赞他超脱世俗名利,追求内心的宁静。最后两句“行藏吾自得,可笑接舆狂”表明陆宪元能够随心所欲地生活,自在逍遥,这种洒脱的态度让诗人觉得连古代隐士接舆的行为相比之下都显得有些狂放。

整首诗通过赞美陆宪元的品性与人生态度,传达出对朋友独立人格的敬佩和对超然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433)

郑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

  • 号:云谷
  • 籍贯:虔化
  • 生卒年:1022——1072

相关古诗词

寄程给事

忆昔都门手一携,春禽初向苧萝啼。

梦回金殿风光别,吟到银河月影低。

舞急锦腰迎十八,酒酣金盏照东西。

何时得遂扁舟去,邂逅从君访剡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寄题冲雅虚心亭

高僧酷爱翠云枝,雨后新阴翠入衣。

为恨烟溪生处远,自寻云径斸将归。

有时风雨斗不解,只恐蛟龙活欲飞。

好向繁梢结秋实,丹山正是凤凰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晚发关山

烛前行客捲征衣,路转平林入翠微。

家在白云乡里住,人从明月岭边归。

来时未见梨花破,别后方惊燕子飞。

绿树连阴十三驿,从今归梦到家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晚闷

晚闷牢难破,秋怀勇未降。

何人归楚国,竟日忆涢江。

鼠迹排书簏,虫丝网酒缸。

江都章未报,枕手卧南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