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高僧酷爱翠云枝,雨后新阴翠入衣。
为恨烟溪生处远,自寻云径斸将归。
有时风雨斗不解,只恐蛟龙活欲飞。
好向繁梢结秋实,丹山正是凤凰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对翠云枝的喜爱之情。他酷爱这种翠绿的植物,雨后的新阴更显得生机盎然,仿佛翠色都渗透到了他的衣裳之中。他因为喜爱之深而遗憾翠云枝生长在遥远的烟溪边,于是决定亲自沿着云径挖掘一些带回家。
诗中体现了僧人对自然的亲近和执着,即使风雨交加也不放弃获取翠枝的意愿,他担心风雨太大可能会让蛟龙般的植物活生生地飞走。他期待这些翠枝能在繁茂的梢头结出秋实,这不仅能满足他的爱好,也可能寓意着丰收和吉祥。
最后,诗人以“丹山正是凤凰饥”作结,暗示翠枝对于凤凰(可能象征着高洁或贤德之人)来说是难得的美食,表达了他对翠云枝美好品质的赞美和珍视。整首诗通过僧人的行为和情感,展现了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高尚品德的寄托。
不详
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
烛前行客捲征衣,路转平林入翠微。
家在白云乡里住,人从明月岭边归。
来时未见梨花破,别后方惊燕子飞。
绿树连阴十三驿,从今归梦到家稀。
晚闷牢难破,秋怀勇未降。
何人归楚国,竟日忆涢江。
鼠迹排书簏,虫丝网酒缸。
江都章未报,枕手卧南窗。
人间久厌雨,最快是初晴。
骤见碧林影,喜闻归雁声。
乾坤一苏醒,耳目两聪明。
寄语浮云意,休来污太清。
东风绰约过前溪,碧草纤纤苦未齐。
春到好花随处有,醉来佳客不相携。
高眠未博黄金印,秀句如镌白玉圭。
倒指驿程今甚处,画船应过楚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