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上别王吴徐宗四子

仙吏满蓬莱,离筵气色开。

襜帷寒食过,风雨太行来。

一失中原遇,难论我辈才。

华阳犹骏马,涓者载金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席上别王吴徐宗四子》。诗中描绘了在宴席上与友人分别的情景,充满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忧虑。

首联“仙吏满蓬莱,离筵气色开”,以蓬莱仙山喻宴会之盛,仙吏满座,气氛热烈,但紧接着的“离筵”二字点明了宴席的真正主题——分别。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欢聚的热闹与离别的伤感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热烈又略带悲凉的氛围。

颔联“襜帷寒食过,风雨太行来”,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寒食节已过,意味着春天即将结束,万物即将进入休养生息的状态,而此时却要面对离别,增添了离别的沉重感。同时,“风雨太行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象征着旅途中的艰难和未知,预示着分别后各自将面临的挑战。

颈联“一失中原遇,难论我辈才”,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和对友谊的珍视。在离别之际,诗人担心失去与朋友相遇的机会,难以再论及彼此的才华。这句诗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相聚的渴望。

尾联“华阳犹骏马,涓者载金回”,以骏马比喻朋友之间的关系,即使在遥远的地方也能保持紧密的联系,如同骏马驰骋于广阔的草原。而“涓者载金回”则可能暗指即使在物质上有所得失,真正的友谊和情谊不会改变,就像涓涓细流最终汇聚成河,无论何时都能回到最初的温暖与支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珍视。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荅元美喜于鳞被召见寄(其一)

十年君所见,已分老蓬蒿。

安得浮名在,将无执事劳。

海鸥群自下,天马步元高。

五柳还须种,徵君不姓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荅元美喜于鳞被召见寄(其二)

那堪成僻性,非不爱明时。

白发终怜我,青山好属谁。

连城高一抱,流水妙相知。

君自墙东客,行藏岂更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过吕梁

十年称病客,系楫在楼船。

澌下波方溜,风鸣水正悬。

青山高卧里,白发壮游前。

起色聊相假,终惭傲吏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宦情(其一)

初服终能事,徐生已自违。

浮云知失计,沤鸟见忘机。

越酒经春老,江鱼入夏肥。

他乡如不病,一任宦情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