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宿武城追和先温州夜宿武城二首(其一)

长河风雨送,尽日傍沧洲。

白浪滩都没,青枫叶乱流。

百忧双短鬓,千里一孤舟。

日暮墟烟合,荒寒满舵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雨中夜宿武城的情景,充满了浓郁的自然与人文气息。首句“长河风雨送”,以“长河”象征广阔的世界,“风雨送”则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不可预知性,营造出一种苍茫而又略带悲凉的氛围。接着“尽日傍沧洲”,描述了诗人长时间依傍在水边,与自然为伴的孤独与宁静。

“白浪滩都没,青枫叶乱流”两句,通过“白浪”与“青枫”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生机。白浪翻滚,似乎吞噬了一切,而青枫则在水中摇曳,与流水交织成一幅动人的画面。这里不仅描绘了景色,也隐含了诗人对生命流转、自然力量的感慨。

“百忧双短鬓,千里一孤舟”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直接流露。面对生活的种种忧愁,岁月在诗人的鬓角留下了痕迹,而他独自一人,漂泊在千里的孤舟之上,形象地表达了孤独与疲惫。这种自我反思,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深刻。

最后,“日暮墟烟合,荒寒满舵楼”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景象,墟烟(村落的炊烟)与舵楼(船上的瞭望台)的场景,既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荒凉,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和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雨宿武城追和先温州夜宿武城二首(其二)

经过言偃邑,非复昔时城。

里俗无从问,弦歌空有名。

江湖孤雁断,风雨乱鸡鸣。

酒醒青灯暗,春寒一夜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九逵阻雨

飘风终夕号,客子念明发。

愁闻雨萧萧,况听泥滑滑。

流潦失牛马,春云暗城阙。

昨日青枫根,已逐沙痕没。

不堪行路忧,中夜生华发。

四月尚重裘,怪事吁可咄。

慌忽梦吴江,香羹荐春鳜。

非关重土思,远道心迫卒。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怀石湖寄吴中诸友

江梅千树绕楞伽,记得临行尽著花。

青子熟时应忆我,绿阴成处正思家。

听莺此际堪携酒,烧竹何人共煮茶。

几度扁舟梦中去,不知尘土在天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郁裕州忠节诗

仓皇战守强撑支,力尽孤城竟死之。

不谓真卿能备寇,终然南八是男儿。

尘昏何处归辽鹤,月黑空山叫子规。

不负平生忠孝志,故人亲勒墓前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