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道上雪

五夜严寒雪絮扬,平明积素已茫茫。

衬成天影四围黑,压倒尘头十丈黄。

马后负囊时有句,酒边挟瑟笑无倡。

窃符浪诩围能解,纵论千秋意慨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冬日清晨,大雪覆盖大地的壮丽景象。首联“五夜严寒雪絮扬,平明积素已茫茫”以“五夜”点明时间之长,“严寒”与“雪絮扬”描绘出寒冷的夜晚雪花飘落的情景,而“平明积素已茫茫”则展现了清晨时分,大雪覆盖大地,一片茫茫的景象。

颔联“衬成天影四围黑,压倒尘头十丈黄”进一步渲染了雪景的壮观。通过“衬成天影四围黑”,形象地描绘了雪地与天空融为一体,四周显得更加深邃的景象;“压倒尘头十丈黄”则通过对比,突出了雪的洁白与厚重,仿佛将地面的尘土都压得看不见了,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

颈联“马后负囊时有句,酒边挟瑟笑无倡”转而描写人物活动,通过“负囊”和“挟瑟”这两个细节,展现了一幅文人雅士在雪中行进,或饮酒谈笑的画面,充满了诗意与生活气息。

尾联“窃符浪诩围能解,纵论千秋意慨慷”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感慨与思考。通过引用“窃符”这一典故,暗指历史上的英雄豪杰,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雪景的壮美,也融入了对历史人物的思考与感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收录诗词(19)

陈毓秀(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白马谁家子

白马谁家子,金鞍百宝妆。

青丝当作鞭,紫丝当作缰。

绣衣悬日月,被服何焜煌。

后从千馀骑,飞扬经路旁。

雕弓羽林箭,一发百鸟藏。

不知人世上,复有鸾与凰。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读留侯传书后

终始心为韩,美哉文成志。

韩亡乃归汉,出处必以义。

大义经激发,曷敢生退避。

副车一击之,大索咸阳地。

亡命竟保全,此事关天意。

圯桥黄石公,踪迹太诡异。

一卷阴符经,作用判为二。

何须从景驹,无宁事刘季。

长事帷幕间,六合收指臂。

复韩宜说楚,抗论明义利。

横阳君成贤,敢请归以事。

天心固有在,成也中道弃。

谒者高阳生,倡立六国嗣。

窃念六国中,韩宜拜其赐。

胡为借箸筹,竟拂此君议。

立韩终不久,适为楚所饵。

以是知侯心,计之亦巳閟。

鸟啄既堪悉,鸱夷更可愧。

鸟尽弓不藏,终招人主忌。

信何囚且醢,此事由自致。

百尔方寒心,况敢居尸位。

四皓荐诸庭,可代厥躬悴。

岂慕万户侯,谷城聊自庇。

明哲能保身,辟谷实虚伪。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淮阴侯二首(其一)

世间恨事宁有此,韩侯乃不如雍齿。

雍齿无功犹得侯,韩侯功成竟诛死。

请假王制全齐为,汉树威望臣心非。

有携赤帝大怒良蹑足,勋业愈高死愈速。

不听蒯彻争龙兴,肯助陈豨效羝触。

迎銮云梦甘成禽,臣罪当诛亦可赎。

未央罗织断身首,功狗功人同一哭。

人谓太公一块肉,分我杯羹帝心毒。

高鸟既尽弓不藏,祗一功臣宜赤族。

我读求贤诏、猛士歌,始知杀信良由后意多。

钟室沈冤帝亦悟,牝鸡司晨奈尔何。

吁嗟汉天子,畏雉如畏虎。

吁嗟汉昭阳,制龙如制羊。

拔龙爪牙去龙角,囚何醢越诛韩王。

韩能兴汉必复汉,不尔产禄何由强。

君不见戚姬人彘赵王死,万乘莫保妾与子,何况王孙一国士。

形式: 古风

淮阴侯二首(其二)

矫矫韩侯孰知己,前惟漂母后吕雉。

无侯刘忽诸有侯,吕侯功成竟诛死。

母能活侯雉杀侯,生死英雄两女子。

汉高祖,萧相国,知侯只得皮毛耳。

国士乃为执戟郎,项籍重瞳宜愧死。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