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

蛰龙怒欲起春霆,并挟髯虬上杳冥。

老色干云鳞甲动,苍皮粘雹爪痕腥。

物方神变谁能测,山不高深亦有灵。

谁与护持诗墨在,略无风雨损吾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冬眠的巨龙愤怒地想要苏醒,伴随着胡须般的虬龙腾入高远的天空。
它的老态使云彩都为之震动,鳞甲上沾染着冰雹留下的痕迹,显得血腥而沧桑。
万物在春天变化莫测,即使是不高的山峰也有其灵性。
谁能守护这诗文墨迹,让它不受风雨侵蚀?我的小亭子安然无恙。

注释

蛰龙:冬眠的龙,比喻沉睡的大地或强大的力量。
髯虬:形容胡须状的龙,象征力量和威严。
干云:冲破云霄,形容极高或气势非凡。
爪痕腥:指龙爪留下的痕迹,带有血腥味,象征沧桑岁月。
神变:神秘的变化,难以预测。
山不高深:山虽不高,但有其内在的灵性。
护持:保护维护。
风雨损吾亭:经受风雨的侵蚀,指保护诗文墨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即将来临的春季雷雨之景,气势雄浑,意象丰富。"蛰龙怒欲起春霆"一句,以蛰龙比喻风云聚集,预示着天气即将发生变化。"并挟髯虬上杳冥"则形象地描述了乌云密布,直达云端的壮观。

接下来的"老色干云鳞甲动,苍皮粘雹爪痕腥"两句,更是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雷雨来临前自然界的变化。这里的“老色”指的是久经风霜的龙蛇形态的云彩,“干云鳞甲动”则描绘了云层如同古树皮纹理般摇曳,预示着电闪雷鸣即将到来。

"物方神变谁能测,山不高深亦有灵"这两句诗人表达了一种敬畏自然的态度,同时也透露了对自然界奥秘力量的赞叹。"谁与护持诗墨在,略无风雨损吾亭"则是诗人自述,在这狂风暴雨中,他依然坚守着自己的文学创作之所,不受外界干扰。

整首诗语言雄浑,想象丰富,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也体现了其坚定的艺术信念。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子鱼

桃花水暖正鱼肥,子胀连胞迸腹腴。

黄栗玉燖春寸寸,水晶盐醋粟铢铢。

鲛人泣下甘孥戮,龙伯刑淫并孕刳。

老子胸中兵百万,酒船不枉到江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小集次韵

才能诗便不能閒,与客提壶且看山。

紫翠夕阳烟漠漠,绿阴深树鸟关关。

酒杯不负林泉约,春事已非桃李颜。

我醉欲眠君莫去,竹间自有月三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山中(其五)

暄风已惬绿阴凉,小簟初横六尺床。

如宇宙宽容膝地,与尘埃隔及肩墙。

鸟乌声乐樱桃熟,田舍人忙麦饭香。

留得壁间双不借,尚堪锄水共移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山中(其三)

野烟啼鸟各忻然,一枕山篱又几年。

不可奈何天有命,久当已矣世无缘。

跨牛仰面自横笛,骑鹤缠腰那办钱。

芦苇秋声石桥月,只餐荷气亦成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