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水连村不见村,冥冥细雨湿黄昏。
秋山咫尺无人到,须信閒人不用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孤寂的乡村秋景。首句"山水连村不见村",通过山水相连却难以辨识村庄的景象,展现出空间的开阔和隐秘,给人一种朦胧迷离之感。接着的"冥冥细雨湿黄昏",则以细雨润湿黄昏的氛围,增添了画面的湿润与凄清,暗示时间的流逝。
"秋山咫尺无人到"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宁静,尽管近在咫尺的秋山,却因雨后空寂无人踏足,显得更加幽深。最后一句"须信閒人不用门",闲人无需开门,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远离尘嚣、自在无拘的生活状态的向往和欣赏。整体而言,此诗以寥寥数语,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乡村秋日图,体现了宋诗的淡泊与超脱。
不详
治平二年(1065)试礼部第一,即状元(进士及第),授临海尉。神宗时,除神官院主簿,迁秦凤路提刑,提举两浙常平。后任监察御史里行,与李定同劾苏轼,是为「乌台诗案」。进知杂御史、判司农寺,拜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后为御史中丞。崇宁元年(1102)知南康军,京以开边功,由直龙图阁进待制,翌年卒,年六十三。《宋史》、《东都事略》有传。今存赵万里辑《舒学士词》一卷,存词50首
山空水落见遥村,取次人家只隔云。
一阵西风雨中过,溪头笑语陇头闻。
昨日南山今北山,山南山北几时还。
世人只道僧閒好,未必僧閒似我閒。
何人骑鹤上瀛洲,清影明波正九秋。
吹罢玉笙端不见,满空桂子有谁收。
欲问葛陂安在哉,端疑波底化龙来。
子猷此兴君知否,小径何妨卷竹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