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括东坡后赤壁

步自雪堂去。望临皋、将归二客,从余遵路。

木叶萧萧霜露降,仰见天高月吐。

共对影、行歌频顾。

月白风清如此夜,叹无肴、有酒成虚度。

闻薄暮,网罾举。归而斗酒谋诸妇。

便携鳞载酒,相从旧追游处。

断岸横江寻赤壁,不复江山如故,但放舟、中流容与。

客去冥然方就睡,梦蹁跹、羽衣揖余语。

相顾笑,逐惊寤。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翻译

我独自从雪堂出发,望着临皋的方向,两位客人随我沿着道路前行。
秋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霜露降临,抬头看见天空高远,明月升起。
我们三人相伴,边走边唱,频频回顾。
月光皎洁,风轻如水,这样的夜晚美好,可惜没有佳肴,只有酒也显得空虚。
听说傍晚时分,有人捕鱼归来。回家后,我们打算一起喝点酒,商量下一步的计划。
带上鱼和酒,回到往日游玩的地方。
沿着江岸寻找赤壁遗迹,如今的江山虽已改变,但仍能乘船在江中悠闲地漂泊。
客人离去后,我沉沉睡去,梦中翩翩起舞,仿佛有人穿着羽衣向我行礼交谈。
醒来后,我们都笑了,梦境让人心生惊讶。

注释

雪堂:诗人居住的地方。
临皋:地名,可能指附近的江边。
遵路:沿着道路行走。
木叶:秋天的落叶。
月吐:月亮升起。
共对影:三人同行,影子相伴。
肴:菜肴。
斗酒:一小壶酒。
赤壁:著名的古战场,此处可能象征历史遗迹。
冥然:昏沉的样子。
蹁跹:形容舞姿轻盈。
羽衣:神话中的仙人服饰,此处可能象征梦境。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夜宴的温馨与怀旧之情。开篇“步自雪堂去”即设定了一个静谧而深远的氛围,接着“望临皋、将归二客,从余遵路”表明诗人在等待朋友归来,同时也透露出对友情的珍视。

“木叶萧萧霜露降,仰见天高月吐。”这里描绘了一幅深夜寒冷中自然景观的画面,木叶在风中沙沙作响,霜露纷纷而下,而仰望苍穹,月亮如洗,这一刻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渴望都在这寥寥星辰之下得以体现。

“共对影、行歌频顾。”诗人与朋友们相聚,对着月光中的影子,唱和着歌谣,不时回首往事,这份温馨是夜色中最为难得的情感交流。

“月白风清如此夜,叹无肴、有酒成虚度。”在这宁静的夜晚,没有美味的菜肴作为伴侣,只有酒相陪,诗人不禁感慨万分,但也正是这样简单的享受,使得这一刻变得弥足珍贵。

“闻薄暮,网罾举。归而斗酒谋诸妇。”随着夜色渐浓,渔夫开始收网,这一幕让诗人心生感慨,于是决定回家准备美酒,与妻子共度良宵。

接下来的几句“便携鳞载酒,相从旧追游处。断岸横江寻赤壁,不复江山如故,但放舟、中流容与。”诗人携带着鱼肉和酒,与朋友们一同回忆往昔的游历之地——赤壁,而今非昔年,自然景观已然不同,但依旧在江心中泛舟,尽情享受这份悠闲。

“客去冥然方就睡,梦蹁跹、羽衣揖余语。”朋友们离开后,诗人才入眠,而夜里却做了一个奇异的梦,梦中有着羽衣飘飘的人影留下遗言,这一幕如同梦境中的诗意。

“相顾笑,逐惊寤。”醒来后,诗人与家人相视而笑,那个梦仿佛就在眼前,却又随即消散在清晨的光芒中。

这首诗以其深远的意象、细腻的情感和流畅的语调,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既有现实生活的温暖,又有超越时空的幻想空间。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选冠子(其二)

庾岭烟光,江南风景,冷落岁寒庭院。

疏林万木冻折,孤根独犯,晓霜回暖。

萼点胭脂,粉凝芳叶,依稀几枝初绽。

上层楼、月夜凭阑,风送暗香清远。

嗟往昔、汉妃临鸾,新妆才饰,艳绝人间金钿。

东君信息,造化工夫,却笑众葩开晚。

若是芳菲迅速,终与和羹,凤池仙馆。

愿楼头、羌笛休吹,免使为花肠断。

形式: 词牌: 选冠子

选冠子(其一)

憔悴江山,凄凉古道,寒日澹烟残雪。

行人立马,手折江梅,红萼素英初发。

月下瑶台,弄玉飞琼,不老年年春色。

被东君、唤遣娆红,高韵且饶清白。

因动感、野水溪桥,竹篱茅舍,何似玉堂金阙。

天教占了,第一枝春,何处不宜风月。

休问庾岭止渴,金鼎调羹,有谁如得。

傲冰霜、雅态清香,花里自称三绝。

形式: 词牌: 选冠子

香山会

向神前发愿,烧香做咒。断了去、娼家吃酒。

果子钱早是遭他毒手。更一个、瓶儿渗漏。

才斟两盏三盏,早斟不勾。又添和、薄漓半斗。

奴哥有我,奴哥道有。有我时、当面荡酒。

形式:

倚西楼.往来与月为俦,舒展和天也蔽

禁鼓初传时下打。虚过清风明月夜。

眼如鱼目几曾乾,心似酒旗终日挂。

银汉低垂星斗斜,院宇空寥银烛卸。

西楼萧瑟有谁知,教我独自上来、独自下。

形式: 词牌: 倚西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