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闻君久卧在云间,为佐嫖姚未得还。
新结茅庐招隐逸,独骑骢马入深山。
九灵洞口行应到,五粒松枝醉亦攀。
明日珂声出城去,家僮不复埽柴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辞去尘嚣,返回自然山林的场景。开篇“闻君久卧在云间”,云间常喻指高远的地方,也象征着清净和超脱,表明这位官员韩侍御已决心长期隐居。紧接着,“为佐嫖姚未得还”则透露出他归隐的迫切心情,可能是因为仕途中诸多不顺或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所致。
“新结茅庐招隐逸”,诗人通过具体细节勾勒出一幅山林隐居图景。茅庐即草屋,是古时隐士常用的住所,新结则意味着刚刚修建或整理好的居所,显得既温馨又充满期待。而“独骑骢马入深山”则强调了归隐的决心和行动,骢马通常指的是好马,这里用来形容韩侍御回归自然的坚定步伐。
接下来的“九灵洞口行应到,五粒松枝醉亦攀”,诗人通过对山中景物的描写,进一步渲染出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九灵洞可能是指一个具体的地名,或者只是用来形容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五粒松枝,则是说韩侍御在松下饮酒至醉,并且还攀住着松枝,这里不仅表现了他与自然亲近的生活状态,也隐含了一种超脱尘世、享受大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
最后,“明日珂声出城去,家僮不复埽柴关”,预示着第二天韩侍御将要离别城市,返回山中,而“家僮不复埽柴关”则表达了一种彻底断绝尘世羁绊的决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物勾勒,展现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朋友归隐之举的理解与支持。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万里为朝使,离家今几年。
应知旧行路,却上远归船。
夜泊避蛟窟,朝炊求岛泉。
悠悠到乡国,还望海西天。
远去见双节,因行上五台。
化楼侵晓出,雪路向春开。
边寺连峰去,胡儿听法来。
定知巡礼后,解夏始应回。
盛德雄名远近知,功高先乞守藩维。
衔恩暂遣分龙节,署敕还同在凤池。
天子亲临楼上送,朝官齐出道傍辞。
明年塞北清蕃落,应建生祠请立碑。
师住稽亭高处寺,斜廊曲阁倚云开。
山门十里松间入,泉涧三重洞里来。
名岳寻游今已遍,家城礼谒便应回。
旧房到日闲吟后,林下还登说法台。